“我今年一定要提个提案,呼吁调整完善钾肥的储备机制。”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说,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需要尽快健全完善国家钾肥储备机制,“这已经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坚持重农抓粮,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2月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增产关键是科学施肥,根据我国土壤特点,真正落实“减氮、控磷、增钾”的施肥方式是科学施肥的关键。但是,“我国氮磷钾肥里,氮肥是充足的,磷肥进口一些,国内也有一定的保障能力,最缺的是钾肥,钾肥相当大程度要靠进口”,宁吉喆说。

近年国际形势的变化,让进一步完善钾肥储备机制显得迫在眉睫。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钾肥“一货难求”。为了保证国家的资源安全,2014年,我国建立了钾肥国家战略储备。这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寻钾也有突破。宁吉喆说,如果能进一步从生产方、使用方完善钾肥储备机制,将有助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的实施,真正起到为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来自哪里?

记者:您曾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过多年,多次参与过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作为曾经的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任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今天上午列席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您个人最关注的是什么内容?

宁吉喆:我最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外,我认为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收支平衡、生态环保以及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预期目标,都值得关注。这里既有定量的目标,也有定性的目标。

记者:换届之年,您最关注本次两会哪些关键词?

宁吉喆:我关心的还是偏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

一个关键词是“经济好转”,这是大家的期望,也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一种态势。

另外一个是“信心提振”。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应该重拾人们的信心,振奋人们的精神,转变市场的预期。

“团结奋斗”也很重要,今年,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面对前进当中仍然存在的困难、风险和挑战,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记者:开局之年,您从哪些方面已看到信心?

宁吉喆:一是经济的景气在回升。首先是消费的回升,特别是春节期间,餐饮、住宿、客运、旅游、文化等接触型、聚集型和流动型的消费较快好转;其次是投资的回升,各地抓住今年好的机遇,年初以来就纷纷开工一些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还有资本市场的回升,今年进入国内的资金明显增多,一个月甚至都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量。

二是宏观指标的变化。1月份的三大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就业、物价、国际收支都是稳定的。

三是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向好。可以注意到,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在改变,无论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其他国际机构,都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4.4%调到5.2%,各个大的投行机构、金融机构也都在上调。

记者:这样的信心有多大可能持续?

宁吉喆:我国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基础设施比较健全,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经济韧性十足……这些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还在发挥作用,有企业和劳动者的努力,使我们对发展的信心能够持续,使我们的经济能够行稳致远。

记者: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能行稳致远的底气是什么?

宁吉喆:确实,今年外部环境更为严峻复杂。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是由内需主导的,这使我们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最关键的是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当然,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外需比重虽然只占10%左右,但它的影响面还是相当大的。我们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可以对冲国际上的一些不利因素,“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主持人与宁吉喆(左)对谈(来源:中国之声《会里会外》)

数字经济对经济回升的引领作用在哪里?

记者:您曾说“谁掌握了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现在我国数字经济还在“从大转强”的路上吗?

宁吉喆: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这两块已经占到GDP的40%左右,从数量上看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数字经济第二大国。但我们在一些数字经济必需的软硬件研发、生产方面还存在短板,离数字经济强国还是有个过程。不过这几年数字经济反而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逐步到位,线下跟线上结合会有新的机遇。

记者: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有三年时间,现在新基建的角色有没有变化?

宁吉喆:新基建在中国方兴未艾,属于开始培育壮大的阶段,它代表着发展的未来,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支撑,甚至数字政府的支撑。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新基建要取得重要突破,在这一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即“东数西算”。

记者:为什么“东数”要“西算”?

宁吉喆:东南沿海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这些地方数据流量就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就高。但是中国能源的生产地又主要在西边,所以就把东边产生的“数”送到中西部地区去“算”。这不仅可以缓解东面要建设更多数据中心的压力,而且可以发挥西部能源、土地的优势,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宁吉喆(来源:中国之声《会里会外》)

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

记者: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国家补贴退场后,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宁吉喆:过去直接给消费者补贴是必要的。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发展、投资的扩大和企业的竞争,(新能源车)价位逐步接近合理区间了,没有补贴也具备了跟同价位燃油车直接合理竞争的地位。

我认为补贴的取消不会影响老百姓的购车欲望,只是可能刚取消的时候大家会观望一下。现在全世界都在用新能源车,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事,也是符合消费者消费方向的事情。

记者:各个行业都在强调创新,我们该如何去突破创新短板?

宁吉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但还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有所突破。再就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形成“新型举国体制”,把国家跟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进行全国动员。特别重要的是,要使更多的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记者:去年末我国出现了近61年来第一次人口负增长,前不久,一份由多位人口学家发布的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会在2038年结束,对此您怎么看?

宁吉喆: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较少,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确实都是全球共同的趋势。同时要看到,在中国过去十几年人口转为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质量迅速改善,202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10.93年,整体上人口的红利还是存在的。首先,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还是14亿多人口,数量还是可观的,去年减了85万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我们劳动力的参与率还是比较低的,这里面还有潜力。同时,人口质量的红利在增加,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会形成新的红利。

总监制|高岩

监制|郭静

主持|王娴

编辑|徐菁 刘泽耕 刘晓琛

记者|张棉棉 苑竞玮 丁飞

编辑:苏晓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