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央广网评
【央广网评】让收割机顺畅抵达田间 确保夏收颗粒归仓
当前,麦收即将在北方地区大范围展开。在积极应对气象灾害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如何杜绝粮食因“人为因素”减产,是我们必须着眼现实的重大考题。各地各部门务必牢记“国之大者”,全力守护粮食安全底线。
2023-05-30 20:10
【央广网评】用AI技术10分钟骗走430万 反诈手段亟需“更新换代”
利用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为我们全社会敲响警钟。要对这类骗术进行釜底抽薪的打击,关键是有关各方要提升反诈手段“更新迭代”。
2023-05-23 18:18
【央广网评】罚没超千万 “笑果”无底线后果必然很严重
脱口秀作为近年来颇受社会公共尤其是年青人欢迎的演艺形式,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生期,需要一个宽容友好的创作环境和社会接受环境,但这不代表任何演出内容可以无底线地“狂飙”“放飞自我”。
2023-05-18 08:34
【央广网评】乡村景观建设有点热 切忌“重面子、轻里子”
为何有的地方花钱修牌楼、修凉亭,却招来群众的不满呢?原因在于这些人造景观“面子工程”脱离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不合时宜。比如,有的牌楼雕花、彩绘,上有双龙戏珠,侧有石狮相伴,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在周边矮房屋和灰土路的衬托下,这些牌楼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对当地村民来说,与其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搞这些村门口的“面子工程”,不如把政府的钱花在为村里修硬化路、成立农业合作社等方便生产生活的事情上。这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又能实实在在带来长远效益的项目。
2023-04-12 20:58
【央广网评】女子照片被AI“一键脱衣”?严禁新技术被滥用作恶!
放诸长远,对于AI合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尚缺乏完善、系统的法律加以规范引导,当前还需加紧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让更多从业者、使用者有法可依,堵上被不法分子滥用的法律漏洞。与此同时,对于当前时兴的软件,也要加强监管审查力度和执法惩戒力度,强化震慑效果,让技术滥用者知法、伏法、畏法,才能筑牢公众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线。
2023-03-29 17:34
【央广网评】万亩治沙林被煤矿“断水”?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
煤矿破坏万亩林场水源,导致万亩沙林被毁,这是否属实?林场主称当地一煤矿未兑现27日为林场供水的承诺,是否确有此事?水务公司称“污水处理系达标,但是水的盐分过高不利于浇树”,这一说法是否可靠?这些问题都亟需一个答案。当地必须尽快用客观公正的调查还原真相,给林场主一个交代,给万亩林场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交代。
2023-03-29 14:47
【央广网评】“教人自杀”禁书再现网络 严打严查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日,一本“教人自杀”的图书出现在网络销售平台。商品表面上是印有“自杀”封面的空白笔记本,实际售出的笔记本里却有着教人如何自杀的文字内容。
2023-03-28 21:55
【央广网评】“三无产品”被包装成“30年陈酿” 如此年份酒该大力整治了
“茅台镇”“30年陈酿”“酱酒”……这些标签足以吊起消费者的胃口。如果不是行内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分辨真假。然而,这些来路不正的低质酒、劣质酒经过虚假包装后,还是流向了市场,甚至被以高价售卖给消费者,不仅严重违反国家对白酒类监管的相关规定,更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3-04-07 17:13
【央广网评】汶川地震幸存女孩遭网暴 “按键伤人”需从源头治理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强化法律、制度、技术层面治理网暴是一方面,但说到底,还是要唤起人们内心对于他人的同理心、对于公共场合发言尺度的边界感,以及对于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敬畏心。
2023-03-28 17:46
【央广网评】“以人为本” 警惕面子工程带偏“创城”
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要义在于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文明城市就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如果违背了这一目的,而以争排名、争荣誉、搞面子工程为目的,就会出现种种偏差。
2023-03-27 21:17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