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记者王晶)不久前,马慧娟向出版社交付了自己第六本书的书稿。

2022年9月以来,她连续写作5个月,完成了约8万字的儿童小说《吊起来的村庄》。书中内容与宁夏实施的吊庄移民行动有关。“以儿童的视角叙述吊庄移民文化,描写儿童在乡村游戏、上学、搬迁生活及新旧村庄的对比。”她说。

今年是马慧娟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履职的第六年。

只有初中学历的马慧娟,在十年间摁坏了13部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记录农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和农民在黄土地上的奋斗故事,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拇指作家”。

今年两会期间,马慧娟十分关注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老百姓选我当代表,我能为基层群众做些什么?”

采访中,马慧娟说,许多建议都是跟村民们在炕头上聊天时形成的。

只要一起干农活儿、读书学习,马慧娟总会给村里的姐妹们说:“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代妇女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我们不只能‘顶半边天’,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你不仅是‘谁的媳妇、谁的妈’,要更多地做你自己。”

马慧娟影响了很多人。

在一次讲座后,一位大姐主动来加马慧娟微信,“她和我讲,她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重要,听了我的故事和讲述,她突然觉得自己也很重要。”

5年来,马慧娟一直在思考:老百姓选我当代表,我能为基层群众做些什么?她逐渐找到答案。

她把目光聚焦到提升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上。“过去,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难,因此很少关注文化发展,认为那是读书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马慧娟告诉记者,近年来,城乡之间虽然仍存在一些差距,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差距正逐渐缩小。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教育、发展学前教育,让孩子们获得丰富的学习和兴趣发展的机会,也正成为乡村的迫切期待。

“这些年乡村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过去我常说(在村里)‘借书比借钱还难’,大家觉得农民就是土地上的劳动者,和文化没有什么关系。”马慧娟说。但是这种情况随着移民搬迁有了极大改善,村里开辟了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

马慧娟还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创办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响应村民的要求,每年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希望能让大家更多地学习文化、参与文化活动。西部地区的发展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来说存在一定差距,缩短这种差距是需要时间的。”

她觉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文化在乡村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身处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写作是马慧娟心中的绿洲。2008年,她花500块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干农活间隙,她坐在田间地头写;做完家务、喂完牛羊,她坐在自家的屋檐下写;有时,她夜里趴在炕头上写。

她认为,随着乡村的发展,文化在乡村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比如,互联网改变了农村生活。“例如我大嫂,她有肩周炎,颈椎也不太好。她就在网络上学着去做健身操。还有一些人农忙完很累了,就通过短视频给自己找点乐子放松。而且学到东西的同时,他们也慢慢学会了甄别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和读者开始关注马慧娟的文字,跟着她感受文化的力量。她的生活也因阅读与写作而发生改变,她先后被聘为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马慧娟说,除了她自己,在宁夏红寺堡一直都有股“攒劲”的女性力量, “滩羊妈妈”寇启芳、“电商达人”王航弟、“致富能手”李志巧……她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奋斗着,但都有一股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马慧娟觉得,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些女性过去都经历过生活的苦难,都有股子不屈服的劲儿,始终在向命运发出挑战。“明明就是命运不停地在把她们朝‘深渊’里拉,但是她们一次一次地用自己的双手,用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向天空看、向天空走。”

谈到今年的履职计划,马慧娟告诉记者,红寺堡区委、区政府去年6月就牵头启动了移民妇女文化素养提升项目。“等我参加完全国两会,一要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二要尽快把文化素养提升项目的工作开展起来。”

编辑:丁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