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0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近日,广州一女子在地铁上的照片被AI“一键脱衣”,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关注。事实上原图中该女子衣着正常,完全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但却被有心之人用AI软件“一键脱衣”并全网散播。而与之类似,此前一网红特效合成师利用电脑后期制作,合成与某知名女星亲吻的影片并传播,也引发了热议。

眼见一定为实?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类AI软件的推广,“AI换脸”“AI合成照片、视频”,利用新手段博眼球事件层出不穷。这样的“AI换脸”是否涉嫌违法?个人如何加强自我保护?记者采访相关律师进行解答。

资料图

“隔空猥亵”行为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一舟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一般而言“隔空猥亵”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如果篡改涉及对当事人的丑化、污名化,或者篡改后传递了一定的不良暗示,还可能涉及对当事人包括名誉权在内人格权的侵害。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怀向阳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及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刘一舟强调,AI软件“一键脱衣”行为主要是对当事人民事权利的侵害,但是如果篡改行为还涉及其他违法内容,比如色情、暴力、反动的,就有可能涉及行政违法甚至刑事违法。

视频虽短 监管和责任不能“短”

记者了解到,对于AI合成技术运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加以规范引导。今年1月10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就提出,“要对深度合成技术应用提出规范”,要“采取技术或者人工方式对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和合成结果进行审核”等,对深度合成技术的使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规约。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对于以上行为,公民遇到该如何保护自己?

怀向阳表示,在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后,应当及时保全证据,采取报警方式,或者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侵权人还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互联网世界不是法外之地,对于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公众应当抵制。”刘一舟说,“事实上所谓的‘隔空猥亵’也是部分博主为了迎合部分网友猎奇和审丑的心理。如果公民自己的形象被他人‘隔空猥亵’,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向网络平台进行投诉,要求平台管理者删除相关内容等,如果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还可以考虑要求网络平台披露博主身份,然后进行民事诉讼。如果构成违法,公民还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此外,怀向阳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尤其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伪造视频、图片等技术也越来越简单,且难以分辨,要提升隐私保护意识,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作为平台,应加强对创作者的监管,视频虽短,但监管和责任不能“短”。平台应当不断完善审查机制,既要保护创作者的创作权,更要鉴别创作内容是否不当。对于投诉及申诉做到及时处理,推动主体运营、内容生产、创作传播各环节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编辑:高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