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汪宁 赵玲)近日,湖北武汉7岁男孩“因多次欺负同学被家长集体请愿让其转学”一事引起关注。

4月12日,男孩所在学校表示,涉事男孩并未确诊“多动症”。此前,该校接到过家长们的投诉,并与涉事男孩及家长沟通。但是,涉事男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学校给他安排了网课,班主任每天会关注孩子的学习。目前,学校决定先由家长将其带回教育,等五一假期后返校。同时,学校也希望家长给孩子足够的包容,通过教育慢慢转化。

7岁男孩被家长联名劝退?校方: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

据此前媒体报道,武汉某小学一年级某班学生小明(化名)多次殴打同学“犯众怒”。4月1日,该班其他46名学生的家长联名向学校提出“请愿”,让小明转学,否则不敢让自家孩子继续上学。家长们希望,学校可以劝诫小明在4月30日前完成转学,并同步在教室安装监控。在对方办理完转学手续前,小明妈妈应履行承诺,将其带回家教导。

打人孩子的妈妈王女士(化姓)表示,小明今年7岁,此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显示多动症,医生也没给开诊断证明或是开药。”

4月12日,小明所在学校一工作人员介绍,小明是今年二月份转来该班的,并未确诊“多动症”。其与同学交往中有一些方法不当的地方,比如上课不是太守纪律,喜欢对同学有打、拉扯的行为。在小明跟班上学的前期,与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点格格不入,班干部也有监督或提醒。

对于该情况,校方一名负责人表示,学校曾跟小明家长沟通过,学校平时也很关注他的表现。有时,班主任也向学校反映小明有进步,还让他当了班干部,但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虽然有变化却不明显。3月28日,小明再次欺负同学,被班主任批评教育后,又于29日踢了同学三脚。

“当时踢人孩子的家长连同被踢的孩子,以及班主任一起到医院进行了及时处理,但家长有意见。因为沟通后,这个孩子还踢人。3月30日-31日,(踢人的孩子)引起被他打过孩子的其他家长不满,把孩子种种表现在群里进行沟通。4月1日,家长们发出联名信,要求该男孩离校或转班,学校最后决定先由家长将其带回教育。”上述负责人说。

此外,校方表示,4月1日,孩子被带走后没再来上学,但他是一个7岁的孩子,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为其安排了网课,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每天也会关注孩子的学习。五一假期后,孩子将返校。届时,再看男孩是否还有打人等不能够自控的行为,或者争取孩子家长陪读一段时间。目前,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

校方称将加强监管和引导 专家:应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治

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小明缘何出现这种情况,学校也曾跟小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家长忙于生意,平时疏于教育和引导,很多行为是其看手机和在家附近的市场里跟其他人学到的一些不好行为。对此,学校会加强监管,也会多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荣誉委员郑晓边表示,小明的这些行为是学校里常见现象,即在行为习惯培养上出了一些问题。

郑晓边说,儿童行为习惯的不良形成在3-6岁期间,与家庭生活有关,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家庭教育没有很好引导,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或其他人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在孩子8岁左右进入小学后,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缓解心理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群体可以进行特殊训练,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帮助其矫正错误。

郑晓边认为,在这个事件中,家长写联名信进行发泄或达到让其他孩子转走的行为并不可取,也非理性的解决方式,这样会造成教育不公平。学校应对家长进行依法育儿系统培训,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其懂法守法,还要理解学校理应遵循国家所要求的教育公平政策,让家长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和拟定方法,而不是让孩子停学就解决。

此外,郑晓边表示,孩子妈妈写安全保证书,承诺“一旦再发生殴打、辱骂、恐吓等伤害全班同学的行为,就主动让小明转学”的行为也不妥当。国家现在推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目的是依法育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是父母,要让家长了解依法育儿的本质,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养方法,配合学校改善教育方式,使家长们认识到他们是第一责任人,再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编辑:郭雨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