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16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16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在同乡亲们交谈时,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总书记勉励乡亲们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约5亿是农村人口。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粮食安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步骤,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北京:科技人员操作无人驾驶农机

习惯了网约车,农机能不能也提供网约上门服务?

“手机点一点,农机就上门!”今年的麦收季节,河南漯河的种粮大户韩大奎只用一天就完成了120亩小麦的收割任务。

只需用手机设定好路线,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便能自行在麦田里收割脱粒,满载后自动返回卸粮,还能24小时连轴转。

在许多地方,这种类似网约车的农机网约服务正悄然兴起。近百万台装有北斗终端的智慧农机,已实现全国范围内“位置可查、状态可知、调度可达”。

这些“新农具”“新设备”正在有效助力我国农业提升效率,改变当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比2012年大体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工人在板栗生产车间工作

“指尖轻触,特产直送到家门!”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青龙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这里生产的干果、杂粮、食用菌等各色农产品,不仅品质卓越,还保留了自然风味,口感上佳。

近年来,青龙充分利用其“中国板栗第一县”的金字招牌,以板栗产业为引领,搭建起“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栗农”新技术推广网络,走出一条从板栗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文旅观光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这不仅增强了当地特色优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为推动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河北秦皇岛:板栗收获 助农增收

得益于电商平台的蓬勃兴起与快速发展,曾经“足不出户”的山货成为备受瞩目的“乡村网红”。据统计,青龙县目前年产板栗8万多吨,年产值超1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超过4300元,“小板栗”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大产业。

今天(9月22日)是农历秋分,也是第7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沃野千里,有“新农具”的广泛应用,有“土特产”的品牌打造,更有各地农民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这些要素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将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未来稳健前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关灵子

视频:杨艳

设计:韩硕 吕子娴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