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

睡多久才算够?

几点入睡、起床比较合适?

哪些信号可能是睡眠障碍的提醒?

一起了解↓

充足的睡眠时长

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

  • 0~3月龄婴儿:13~18小时

  • 4~11月龄婴儿:12~16小时

  • 1~2岁幼儿:11~14小时

  • 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

  • 中小学生:8~10小时

  • 成年人:7~8小时

  • 老年人:6~7小时

优质的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睡眠的关键。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

  • 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

  • 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

  • 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规律的睡眠节律

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提倡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维持稳定的生物节律。

推荐时间:

  • 成年人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

  • 老年人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

如何拥有良好睡眠?

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适度晒太阳。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根据个人的习惯保持适宜的光线强度,室内温度在20℃~24℃、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

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枕头高矮适中,被褥清洁干燥。

熬夜,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晚饭过饱过晚,睡前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睡前长时间剧烈运动等,都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年龄、遗传、情绪、压力、工作方式、疾病、药物等因素也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出现这些信号需就医

如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6岁以下超过20分钟)、睡眠中觉醒且醒后无法再次入睡、白天频繁打瞌睡犯困、夜间鼾声响亮伴有呼吸间歇、睡眠不规律、睡眠过程中出现梦游、遗尿等异常情况时,提示可能患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顾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