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3月2日消息(记者陈显春 实习记者陈渝)“农民王小”是绥化肇东市东发办事处一心村村民王洪军的网名,他账号里的2142个作品,从酸菜炖大鹅到春种秋收,从焊接栅栏到家庭聚会,这些原滋原味、乡土气息浓厚的原创视频,引起了很多离开黑土地游子们的情感共鸣。目前,他的账号已经收获了220多万粉丝。
真实,是王洪军拍摄视频的原则。“我用账号记录农村生活,展示家乡的变化,我会坚持这种形式,传递家乡正能量,让更多粉丝品尝到黑土地的特产,了解黑土地的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了解绥化认识黑龙江。”王洪军说。
王洪军拍摄日常生活(央广网记者 陈显春 摄)
2017年,王洪军开始在网络上发视频,内容以种地、做饭等方式记录生活。视频发多了,开始有人关注,后来,王洪军发现关注他视频的这些粉丝,都是从家乡的黑土地走出去的人,他们从视频里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格外亲切。8年来,王洪军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创作风格,一直未变,为此,粉丝群体也比较固定。
王洪军拍摄媳妇做饭视频(央广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自从做视频以来,王洪军从未用“农民王小”账号卖过货。直到2024年12月份,粉丝说:想吃东北大米,正好你种大米,发点儿让大伙尝尝!
粉丝的留言改变了王洪军的想法。“我家种了40多亩水稻,开始就卖自产的大米,粉丝收到第一批货评价很好,把自家的4万多斤大米卖完了,后来就帮村里的邻居们卖,10多天卖出去20多万斤。”王洪军说。
王洪军正在剪辑作品(央广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村民东继祥和王贵义都是受益者,东继祥说,“农民王小”帮他卖了4万多斤大米,比直接卖水稻多卖2万多元。身边有这样人太好了,能借上光,帮他们增加收入。
“农民王小”拍摄的秋收画面(央广网发 王洪军供图)
“‘王小’自己也种地,我们两家地挨着,大米知根知底,他卖着也放心。”王贵义说,他家大米卖了6万多元,比卖水稻多收入1万多。
爱人、父母,都是“农民王小”视频里的主角,欢乐、和睦的一家人,让人艳羡,多数粉丝都被这种浓浓的亲情感染。
“农民王小”获得的各类奖项(央广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农民王小’”是我们东发的网络主播,他在网络上宣传家乡文化和特色产品,为东发的兴村振兴起到了助推作用。”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党委书记张旭旺说,“作为基层政府,我们将为他们销售农产品,畅通物流渠道,提供建设云仓等服务,让这些正能量主播带动更多的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增加百姓收入。”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