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全国出现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重庆市北碚、巴南、长寿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截至26日8时30分,经各方共同努力,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全面转入清理看守阶段,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
“822”救援队成员前往复燃点灭火时的背影(央广网发 陈宁摄)
“我们赢了!”重庆这场救火行动取得了最终胜利。英勇无畏的消防战士,奋不顾身的重庆人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他们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板凳作床 他伴着烧焦味入睡
“扛着‘长枪大炮’前往一线,记录下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的抗火英雄,这些画面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重庆摄影师王正坤如是说。
重庆摄影师王正坤穿梭于山火救援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有很多20来岁的小女生,背着装满矿泉水的背篓踉踉跄跄往上爬,手里还提着两瓶灭火器,看得出来她们使出了极限的力量。”王正坤说,这些女生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得沉重而又坚定。
“这些天,很多志愿者没有下山,连夜奋战,24日晚我与他们一同睡在山上,大家用板凳当床,一晚上都是树木烧得‘噼里啪啦’的声音,鼻腔里也是烧焦味。”回忆当时的场景,王正坤说,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各方救援力量才用极快的速度挖掘出了一条宽敞的隔离带。
决胜时刻 英雄儿女为这座城市呐喊
在8月25日晚,重庆北碚山火救援进入“决胜”阶段。
隔离带左边是璧山区,右边是北碚区(央广网发 王正坤摄)
“各方救援力量花了三天时间才打通了北碚与璧山交界山顶的隔离带。”王正坤介绍,“这个位置十分关键,隔离带非常窄,也很险要,稍有不慎将影响全局。”
大火逼近最险要的地方,救援人员清理树干(央广网发 王正坤摄)
参与救援的专业力量中,除了重庆本地的队伍外,还有来自云南、黑龙江等多地的支援队伍。“现场还有一名志愿者是福建的消防员,他休假来重庆探亲,遇上山火,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援当中。当我问起他名字时,他不愿意透露,说这是他的责任。”王正坤谈起时非常感动。
“决战”时刻(央广网发 王正坤摄)
8月25日23时,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山火明火得到有效封控。
“822”救援队的队员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因为是8月22日成立的,所以叫这个名字。这几天,他们一直坚守在一个复燃的树林旁边,一见到有复燃迹象,就会提上灭火器去灭火。
35岁的陈宁是一名摄影记者,他按下快门键的一瞬间,突然想起了《孤勇者》的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他们就是英雄!”
消防队员灭火后躺下休息(央广网发 陈宁摄)
“825”总攻之夜,数千人爬上大山与山火正面“宣战”(央广网发 陈宁摄)
他们彻夜防守的背后,是我们的城(央广网发 陈宁摄)
“那里本没有路,是无数志愿者的脚步。那条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重庆摄影师周瑄的一段话打动了无数网友,也让人们看到了山城儿女用身躯铸成防火长城的珍贵瞬间。人们的头灯发出的蓝色灯光,与红色火光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头顶星光直面山火,铸成了一道“长城”。
摩托车上不去的地方 骑手徒步负重前行
8月26日,重庆北碚山火救援现场,一名摩托车手志愿者试图骑车冲上山坡运送物资,无奈山坡太过陡峭,摔倒在地,他起身后二话没说,将车丢在一旁,继续背着物资往山上爬去。
志愿者骑车冲上山坡运送物资(央广网发 陈宁摄)
坡太陡摩托车冲不上去(央广网发 陈宁摄)
志愿者弃车而上,徒步爬山(央广网发 陈宁摄)
志愿者爬山摔倒(央广网发 陈宁摄)
救援人员将志愿者扶起(央广网发 陈宁摄)
重庆市民含泪送别云南消防
8月27日,在重庆市璧山区,当地民众听闻支援重庆扑灭山火的云南消防战士要返程了,便自发来到战士们的必经之路上,送别他们。“你们辛苦了!”现场的感谢声不绝于耳。送别队伍中,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央广网评:
重庆山火扑救 勇毅逆行筑坚“墙”
据重庆北碚火场前线指挥部消息,26日8时30分,经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火场明火全部扑灭。这让连日来为此焦灼、揪心的人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创纪录的高温少雨天气、多山地陡坡的地形,叠加疫情的冲击,加大了救援难度。在这场人与火的对峙中,当家园遭遇威胁,同胞置身危难,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人们挺身而出,年轻一代奋勇逆行,没有什么得失计算,只觉得义不容辞。为了脚下的土地和心中的信念,他们明知自己作为点点荧光光亮微弱,但仍不放弃闪烁。
还记得那张刷屏的摄影图片吗?燃起大火的森林中,左边是山火燃烧成的红色火线,在不远的右边,一条蓝色光线分外明亮,那是隔绝带上坚守的志愿者们的蓝色头灯汇聚而成的。不少网友给这张摄影图片起名——“长城”。
是的,这座雄伟的长城,我们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中见识过,在2008年惨烈的汶川地震中见证过,在几年前疫情突袭时甚至都亲自参与构筑过。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守望相助的伟大精神,一直并将继续在中国大地绵延。
大火被成功扑灭,那些摩托车骑手等志愿者们也将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但请相信,危难中在彼此间流淌的真情,传递的感动,激发的意志,凝聚的力量并不会就此随风飘散。这种心手相连的情谊和不可战胜的信念,将在我们心里持久积淀,赋予我们强大力量对抗更多未知和挑战!
无数平凡人,造就一座英雄城
向所有逆行者致敬!
记者:白刁尹 刘淳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莫洁
本期编辑:吴双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 2025-08-13 17:50:13
- 2025-08-13 17:01:14
- 2025-08-13 18:15:05
- 2025-08-13 17:42:15
- 2025-08-13 18:15:05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