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们的情绪和身体的神秘关联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表达情绪的成语里,有许多是与我们身体有关的:

  开心,我们会用“心花怒放”

  悲伤,我们会用“肝肠寸断”

  焦虑,我们会用“心神不宁”

  愤怒,我们会用“七窍生烟”

  恐惧,我们会用“胆战心惊”

  惊奇,我们会用“目瞪口呆”

  所以我们的情绪和身体器官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其实,类似这样因为情绪原因引发身体症状的例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图尔库大学的神经科学家Lauri Nummenmaa领导的研究小组,先后通过两个实验制作了一幅“人类情绪身体地图”,这个地图显示了每个情绪和身体感觉的联系。

  起初他们要求被试者将观看情绪词语时,其自身感到的活动增加或减少的身体区域用彩色标示在空白的身体形状图。并绘制了6种基本情绪(如开心、悲伤和生气)和7种复杂情绪(焦虑、爱和嫉妒)相关的身体感觉。

  在后续实验中,他们将情绪感受的词语增加到了100个。

  研究发现,每个核心感觉都与一组独特的身体感觉相关联。

  例如,被试者报告说,愤怒主要在头和手,焦虑主要在胸部,悲伤聚集在胸部和头部。

  对大部分人来说情绪都涉及身体非常相似的生理变化,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通常会“心花怒放”“肝肠寸断”之类的含有身体部位的词语来帮助我们解释情绪,解释我们的感受。

  生病,是身体

  在为我们内心的不满买单

  具身情绪理论:个体在对情绪性信息加工时,会激活身体相应的感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反之躯体状态的改变会产生情绪变化。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情绪系统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的激活,让我们准备好迎接环境中遇到的挑战。(Levenson RW, 2003)

  主观情绪感受是由反映骨骼肌肉、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的情绪相关身体状态的感知触发的。(James W,1884; Barrett et al., 2007; Damasio &Carvalho, 2013)

  所以说,有时候当我们感到不舒服,其实这是身体在给我们一个建议,让我们来倾听自己内心压抑的真实感受。

  疾病是对某些情绪的表达,当我们压抑内心感受时,它就会通过身体症状表达出来。生病,是身体在为我们内心的不满买单。

  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仔细想想,相比于告诉别人说“我最近感觉很糟糕”,可能说“我不太想吃东西”会感觉更自在一些。毕竟诉说身体的状况要比诉说心理状况要有面子和容易得多。

  当身体发生病变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当这个症状发生的时候我有怎么样的情绪?

  当这个症状发生的时候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这个症状会说话,它想告诉我什么?

  或许你能从中得到一些答案。

  心身疾病种类还有许多,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的身体与情绪有这样的觉察,从内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当症状严重且反复在相关科室就诊检查无异常时,应该及时考虑到精神卫生科就诊。

编辑:高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