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高萍)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 (2023-2025年)》。会议强调,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等。
巨丰投顾解读称,政府将从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个方面发力,以更好地发挥专利的价值,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的生态。这一举措有望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对中国未来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
具体来看,会议强调,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根据相关报告,专利密集型产业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在支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报告(2022)》显示,《“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工作任务,预期到 2025 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 13%。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告显示,2021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 14.3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7.89%,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2.44%,较上年提高 0.47 个百分点。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武俊吉表示,一直以来我国都特别强调专利保护,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两个难点。其中之一是部分企业很难意识到哪些技术可以作为专利保护,从而使得一些实际上具有实际价值的技术没有被作为专利保护,导致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市场竞争力低,发展不理想,而这也就是会议中所提到的“加强政策激励”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外部激励反向促进企业进行专利挖掘。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
会议提出,要从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更加注重从现实需求中凝练科研问题并进行攻关,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进一步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武俊吉律师称,专利保护在实践中第二个难点是部分企业过分强调专利的数量,而忽略了专利的价值和质量,对于企业来讲,拥有一项能够实际在市场中应用,给企业带来实际价值的专利远比多申请几件专利更加重要,这也就是会议当中所提到的“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推动专利转化运用”。总体而言,《方案》的审议通过意味着我国的专利发展正在逐步从数量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和价值发展。
专利只有转化运用,才能实现创新价值。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4.78万亿元,增长了170%。其中,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贡献了全国93.7%的技术输出和82.8%的技术吸纳。
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对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专利转移转化方面,存在着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两难”问题。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今年7月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是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二是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今年4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曾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高质量发展。将加大专利转化运用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促进高水平创新,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完善专利转化运用市场化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动,努力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在9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处处长陈明媛也提及,国务院层面在推动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三年方案,其表示,从政策推动角度,未来将突出转化导向,即更加面向产业终端的转化,引导高校院所树立专利不转化就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去倒逼整个专利管理的优化和提升;加强总体谋划,让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企业经营和高校院所管理的全过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