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竹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它的出现开创了以植物茎秆纤维造纸的新局面。2006年,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0
/
2:45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2:45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意思是连四纸的制作要历经竹丝纸料制作、纸料漂白、制纸浆、抄纸等72道工序,历时一年方能制成,每张纸都得来不易。而如今大部分的工序仍旧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没有物理化学指标,全凭人工经验驾驭。

连四纸以嫩竹为主要原料,分布在武夷山脉南、北麓,一般是在立夏前后伐竹,此时的嫩竹还没长叶,纸浆丰富。精制竹料是制作连四纸的首要步骤,要经过砍竹、阴干、发酵、剥丝、挂晒竹丝等程序。

国家级非遗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章仕康:立夏前后,刚好这个竹子长到一两对芽的时候,用山泉水不断喷。它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所以让它自然发酵,大概要两个多月。

天然漂白是制作连四纸的重要环节之一,将经过蒸煮等工序做成的竹丝料放置于山上进行天然漂白,将竹丝中的纤维色素进行分解。

章仕康告诉记者,连四纸光前期原料制作就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且不能急于求成,如果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前期的原料制作,就会大大缩减纸张的寿命。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学徒 申思:它是机械纸和化学纸无法比拟的,因为连四纸制作的特性,保存时间非常长,所以在收藏领域有非凡的价值。

连四纸又被称为“连史纸”,因其防虫耐热、长久不变色,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都喜欢用它。为了推动连四纸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与当地企业积极行动,成立相关的工作室、研究院以及传习所,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学徒 申思:开创了一些有时代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感受非遗之美,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非遗的创作和发展中来。

编辑:顾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