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分的到来,大地逐渐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焕发出新的生机。春风轻柔地吹拂着校园,窗外的树枝似乎感受到了春天的呼唤,迫不及待地吐露新芽。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自然的新生交织在一起,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3月26日,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银川韩美林艺术馆走进银川市永宁县武河小学(韩美林希望小学),在“美林教室”开展了新一期“美林美育进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通过公益艺术课堂感受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与美好。
韩美林希望小学与美林教室
此次活动中,工作人员将带领同学们共同完成“树皮书”的制作。“树皮书”以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馆藏雕塑作品《枯木逢春》和《永恒与瞬逝》为创作灵感,巧妙地将"阴沉木"与"金蝶"两大核心元素融入设计。其中,“金蝶”元素是对《永恒与瞬逝》的致敬,灵动的胡蝶在古朴的树皮书页上翩然起舞。而天然的树皮质感则呼应《枯木逢春》阴沉木的树皮纹理,让整个作品既饱含自然意趣又富有深刻寓意。
《枯木逢春》是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经典雕塑作品,以珍稀的千年阴沉木为基体,顶端镶嵌两片青铜雕琢的树叶,既保留了古木的沧桑厚重,又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生动演绎了"冬去春来、万物更生"的自然哲理。
《永恒与瞬逝》雕塑共5件,分别使用青铜、钧瓷、汉白玉、阴沉木创作。其中鎏金蝴蝶点缀的一尊最为特别(左起第5件)。这灵动的点睛之笔,既中和了肃穆之气,又在永恒与刹那之间勾勒出微妙的平衡。观者驻足凝望,自能在这静动相生中,体味生命流转的隽永诗意。共同诉说着生命生生不息的永恒主题,予人以跨越时空的审美启迪。
课堂上,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沉浸式的赏析了韩美林的雕塑作品。很多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通过互动交流,大家逐步理解了作品的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在赏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搭配了轻音乐,大家虽身在课堂,但仿佛置身于艺术馆,沉浸式的感受阴沉木雕塑作品所传递的生命礼赞与向阳而生的力量。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专注地裁剪着纸板。剪刀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有人小声嘀咕着"要剪得整齐些",大家仔细包边涂上颜料,将稀释后的白乳胶轻轻铺于表面,这份独特的创作体验,让艺术之美与手工之趣完美融合,为每个学生带来难忘的创作记忆。
最考验耐心的是树皮拼贴环节,同学们精心挑选、排列组合,将一块块不规则的树皮碎片铺满笔记本的封面,树皮书逐渐成型。
当最后一只“金蝶”轻轻落在封面上,树皮书正式完成。有的同学捧着作品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计划着要用这本树皮书记录些什么。这一刻,一下午的努力都化作了满足的笑容。
这场融合艺术欣赏与动手实践的活动,不仅让大家体会到传统手作的魅力,更从"枯木逢春"“永恒与瞬逝”的意境中感受到生命焕新的力量。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日里,用“艺术+自然”的方式,疗愈心灵,体会万物复苏的美好。枯木逢春,是以自然的力量催生了萌发的新绿,而瞬逝的美好则在这一下午的时光里被定格为了可以收藏的永恒。这份美好也会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持久热爱艺术的种子,生生不息,持续生长。
"美林美育进校园”作为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自启动以来,以创新的艺术教育形式架起了艺术馆与学校之间的美育桥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表达自我,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持久兴趣与热爱。
此次"树皮书"活动将美林艺术与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合,让学生沉浸式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践行了"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的服务宗旨,也实现了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的教育目标。
未来,艺术馆将继续深化文艺志愿服务,创新开展美林美育活动,让更多学生在课业之余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美育浸润,让艺术之美滋养心灵,让创新思维生根发芽,让美育之花在校园绽放异彩。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