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巴黎气候大会谈判进展缓慢 存四大分歧
2015-12-03 22:10: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巴黎12月3日消息(记者徐芳 刘云龙)当地时间3日上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巴黎向媒体通报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时表示,目前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进展缓慢,有些问题分歧较大。
据解振华介绍,目前谈判在巴黎气候大会成果法律约束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资金技术问题以及“巴黎协议”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系四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他呼吁谈判各国能够相向而行,更多提出自己的建议,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推动谈判。
在谈到巴黎大会成果法律约束力这一分歧时,解振华表示,中方支持巴黎气候变化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也不希望个别国家由于法律约束力上的问题而“被迫”退出协议。他说,中方提出“协议加决定”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达成的巴黎协议可以将全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性安排以及规则原则写进协议,并产生法律约束力;而对于具体的行动措施可以放入大会决定中,形成不具法律约束力,不需要立法机构批准的政府行政决定。
“目前有180多个国家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INDC),中国对此予以高度肯定。”解振华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问题上阐述中方立场时说,中国希望各国在提交INDC后,能够形成非入侵和非惩罚性的定期“盘点”,以了解与要达成2摄氏度温控目标的差距,然后在资金激励机制下,鼓励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修正和提高INDC目标。
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有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表示,如果资金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巴黎气候大会将不会是成功的会议。对此,解振华表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是《框架公约》所明确要求的,而且发达国家也做出了要在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中国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承担义务兑现承诺,并在2020年后,在每年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扩大资金规模。
另外,解振华说,中方欢迎扩大资金渠道,比如企业和基金会可以参与到资金提供,而且中国愿意提供南南合作基金,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变化减缓适应能力。
在“巴黎协议”是替代《框架公约》还是在公约下的阶段性成果这一分歧上,解振华说,巴黎气候大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但应遵循公约的框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抛弃公约或者替代公约,中国将不能接受。
最后,解振华说,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大家应该以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和合作共赢的态度推进巴黎气候变化谈判进程。
编辑:王文伟
关键词:谢振华l气候大会;谈判;缓慢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名誉院长张祥,在《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慕课课程中透露,撒切尔没想到邓小平在主权问题上持如此强硬立场,离场之前就面色铁青。张祥选用了100个故事,讲授各国礼仪、小费文化等,同时梳理出国际谈判的历史、特点、模式和实践流程。
2015-09-17 03:40:46
韩国原本是经合组织成员,但却没有提出发达国家被期待的减排目标,人均碳排放量比日本高,没有任何可炫耀之处。可能很多日本人都有所误解,此次巴黎谈判并不是竞争减排数值目标的“选美比赛”。
2015-07-25 07:00:59
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第八轮工作谈判将于本月20日至2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FTA交涉官俞明希、中国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洪晓东、日本外务省经济局副局长佐藤达夫将作为各方首席代表参加谈判。
2015-07-19 13:2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