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独家报道

央广网

中国经济攻坚十问|月均百万人要脱贫 能实现吗?

2016-03-10 09:14:00 来源:央广网

  导语: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供给侧改革如何切实落地?”、“绿色与发展,鱼和熊掌如何兼得?”、“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针对当下中国经济的十个热点话题,央广网两会记者独家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他们针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建议,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面。

  月均百万人要脱贫 能实现吗?

  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高达7017万,而要实现“十三五”时期我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总目标就意味着未来五年每个月都要减少1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对2016年扶贫任务列出了具体清单:“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等。”

  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我们能否按时按质完成?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带着这些问题,央广网记者在两会上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听听他们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真知灼见。

  “面子扶贫”毫无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

  “扶贫政策能不能有效落实,各级签订责任状是不是走过场,这些都是扶贫工作中很关键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扶贫工作中最应该规避的问题。

  “如何避免走过场,首先要有一个五年的整体扶贫规划,各地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这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他看来,如果急于求成,只是简单地发放扶持资金,没有解决根本,过两年依旧是老样子,这种“面子扶贫”毫无意义。

  梅兴保认为,扶贫就是要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一个贫困村,先把路修好,自来水通上,把闲置土地建成经济林等。另外,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企业和部门不要急着简单化投资,要帮助其从教育、医疗、产业这些基础工作做起。”

  对症下药是扶贫根本

  全国人大代表、赣州市长冷新生

  “从长远角度入手,分析总结导致贫困的原因和根源,对症下药才是根本。”江西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在谈到扶贫工作时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我们全市下辖18个县(市区),扶贫工作点多面广。对此,我们实行了市县两级单位与1419个贫困村、市县乡三级干部与30.82万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综合运用产业、基建、金融、就业、教育、保障、搬迁、科技等多项扶贫举措。”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冷新生告诉记者。

  脐橙是赣州的支柱农副产品,采访中记者得知,通过发展脐橙产业,全市果农收入增长了33%,带动了70余万人实现脱贫致富。

  重点做好“产业扶贫”的大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赵勇

  河北阜平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视察扶贫工作前往的地方, “总书记给阜平县的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该县的贫困发生率已经由50.4%降到了30%,有4.8万人稳定脱贫。”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赵勇说道。

  阜平县是河北省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针对160万的农业贫困人口,河北省重点做好产业扶贫这篇文章。赵勇告诉记者:“我们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重点用合作社的方式把贫困户组织起来,重点发展蔬菜、药材等。”在他看来,打好组合拳,让贫困地区有更多的、更强的综合发展能力才是扶贫的关键。“今后,我们会把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山区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组合起来,切实提高这些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精准”即“效率 避免扶贫又返贫

  全国政协委员马正武

  精准扶贫,如何做才能把“精准”二字体现出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正武认为,每个贫困地区情况不同,贫困程度以及造成贫困的原因也不一样。“所以不结合当地情况,即使扶了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次扶贫是要彻底解决短板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精准肯定是一个关键点。”

  “精准就是要提高扶贫的效率,如果‘大水漫灌’式的投入,效果一定不明显,所以扶贫要体现效率。”马正武认为,首先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包括建档、立卡,了解每家每户情况,掌握基础信息,摸清摸透很关键;其次要根据摸底情况划分区别,制定扶贫计划。“能够有一个持续性的脱贫的办法,避免扶贫又返贫的现象,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持续性的脱贫,各地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可以积极的推广,应该还能够实现的。”

  同样是“精准”,面对剩下的310万贫困人口,河北将扶贫重点划在了燕山以及太行山深山区。“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比较深,生产条件比较差,扶贫难度比较大,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块儿硬骨头,但是我们没有退路。”赵勇告诉记者,面对扶贫难点,政府也做出了具体的部署。“我们将用3年的时间,基本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问题,再用2年的时间,到2020年,解决剩余的极少数极端的贫困问题。”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我们还有42万贫困人口,需要异地搬迁,比如把他们搬到城区周边、园区周边、景区周边,彻底拔除穷根,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赵勇说道。

  “精准扶贫也要精准识别,我们给全省所有贫困村都派了扶贫工作队,把这些任务交给第一书记,他们要客观、要精准识别扶贫到人,每年实施一次动态调整,建立大数据,确保如期能够真正扶到贫困户的身上。”

  扶贫工作要透明 基金要严格监管

  如何让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样重要。政协委员梅兴保认为:“我们企业在开展扶贫时也会定期派代表去调研走访,领导也亲自去督办。在领导体制上有监督检查机制和阶段性的评估机制,定期检查政策有无落实以及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他看来,扶贫资金一定要严格监管,要有专门的审计部门负责。

  政协委员马正武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扶贫工作要增加透明度,扶贫资金的支付方式很多,要有一个跟踪的机制,比如项目落实的机制以及后期检查的机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切实体现,更是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正如人大代表赵勇所言:“我们今后的工作就是专心致志打好扶贫攻坚战,绝不能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记者王文伟)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脱贫;经济;攻坚;扶贫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地方政府获多重政策红利 600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有了着落

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需要大量的资金。根据各地建设总规模、平均工程造价等数据测算,实施近1000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需要投资大约6000亿元。钱从哪里来?在最近的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有关部门人士给出了答案。

2016-10-17 15:36:00

种下黑花生 摘掉贫困帽

“今年大女儿结婚,我给她精心置办了嫁妆。”近日,重庆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7组,45岁的贫困户刘光英向记者聊起家常,讲述自家脱贫“摘帽”的故事。

2016-10-11 20:15:00

"健康中国行"安徽站在合肥启动

由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办,合肥市卫生计生委、包河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健康中国行”安徽站暨健康脱贫工程启动仪式在合肥包河区召开。

2016-10-11 16:0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