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央广网安康12月19日消息 正午时分,襄渝铁路上的列车从南君涛的拐枣醋厂门口轰鸣驶过,列车的鸣笛声响悠远鸣长,回响声穿透远山。

初冬,正是收拐枣的季节,也是南君涛最忙碌的时节。村民把从树下捡来的拐枣整理成束,用绳子捆扎好,送到南君涛的醋厂用来酿醋。

醋厂的味道总是这么别具特色、回味清爽。在南君涛的生产厂房内,拐枣的果香味与醋的酸香混合着,香味醇厚,果味浓郁。

“来,尝一口!纯天然的醋,不加任何东西,感受一下和其他醋比较起来口感如何。”说话间,南君涛打开了醋瓶给每个人递上倒好的拐枣醋。

陕西人爱食醋,对醋的要求自然也挑剔。在众人对醋的好评中,南君涛做拐枣醋带着村民致富的故事由此拉开。

南君涛正在整理收购上来的拐枣(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在“不值钱的玩意儿”上动脑筋

拐枣是秦岭山区的一种特产,又称万寿果、俅江枳椇、蜜爪爪等,是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

挂满枝头的拐枣(央广网发 资料图)

旬阳地处秦巴腹地,是拐枣最佳适生区,自然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总面积已达40万亩,占全国拐枣总产量的80%。

地处秦巴山腹地的安康旬阳拐枣随处可见,基本不值钱。农闲时节,村民将家里的拐枣碎酿成口感醇厚的烧酒,这也是一直以来拐枣在当地最好的利用价值。

受此启发,之前做粮食醋销路不太好的南君涛动起了脑筋,拐枣能做酒,为什么就不能做醋呢,拐枣的保健作用体现在醋上是不是能更好一些?

“那么不值钱的玩意儿,做成醋能也卖这么好的价格?”拐枣做醋,当地群众有质疑:拐枣醋效益真有那么好?当地群众更质疑拐枣醋的价值,没人想到平时懒得捡的拐枣做成醋能卖到几十块钱的价格。

面对质疑,南君涛用他的创新与实干给出了回应。面对不理解,拐枣醋的好销路和好价格回应了疑惑。

“从部队退伍回来,我在旬阳吕河镇粮管所上班,后来效益不行只能买断工龄,自谋生路。依靠家人做柿子醋的经验,我开始尝试做拐枣醋。山里人,只要肯干、肯吃苦,做事不难。”提起创业历史,南君涛的身上有一股不甘心屈服现状的闯劲与韧劲。

肯吃苦,就能干成事。说着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提起第一次失败,南君印象颇深:“刚开始没有把拐枣枝捡出来,和拐枣一起发酵,由于拐枣枝单宁含量比较大导致第一次醋做失败了,好几桶醋都倒了,损失有三四万元。”

对南君涛而言还有一次更惨痛的教训。拐枣醋到了发酵的时候,南君涛买了几十个大桶准备用做拐枣酒的方式发酵醋,结果几十桶的“醋”半年多愣是没有任何变化,显然是失败了。这一下子又让南君涛损失了十几万元。

“做醋以来碰到的坎坷确实挺多,由于拐枣含糖量比较大,拐枣粉碎不彻底而且还粘在机器上,这样的设备我们反复调试了很多次,后来买了绞丝机才解决了问题。”采访中这位汉子只把困难的历练当成了谈笑间的“故事”,殊不知这些“故事”却是他用不服输的拼劲写出来的。

拐枣变醋,看起来容易,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其中的苦只有做过的人最清楚。几经周折,南君涛的拐枣醋终于成了。他也成了旬阳拐枣酿醋第一人。每年能收购当地群众拐枣300多吨,为当地群众增收300多万元。

南君涛正在酿醋车间查看发酵情况(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拐枣巧变醋带领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南君涛的拐枣醋厂位置特别好,一边是通向远方的襄渝铁路,另外一侧是流向远山的奔腾汉江。水陆交通的便利给山里群众过上好日子带来了希望。

“作为这里出生的人,眼看着这么多的拐枣乡亲们卖不出,任由烂在地里,很心疼。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这里的特色农产品产生更大的价值,让乡亲们的拐枣卖上好价格,让大家的日子过得好起来。”南君涛告诉记者。

南君涛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成了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拐枣醋,一年卖出500吨,销售收入达800万元。

在旬阳当地,拐枣是当地群众的一种致富果,一般农村家家都有几棵树,一年基本不用管理,霜降后只需捡拾果子既可。由于拐枣树好养活,比较节省劳动力,村里的闲置劳动力通过参与拐枣产业也能很好地增收。

旬阳当地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照一棵树产200多斤拐枣估算,村民种六七颗拐枣树一年可收入1000多元。当地拐枣的收购价一斤是一块四左右,对于农民而言比种粮食效益能好一些,是个致富的好产业。

在醋厂采访,跟随着南君涛的步伐,一点一点地了解拐枣做醋的工艺,方知创业者的艰难。

“收购拐枣,人工挑拣,尽量把枝条去掉。打碎发酵,加入醋曲和稻壳、麸皮等继续发酵。淋醋,让醋陈化。”随着南君涛的边走边介绍,经过数十道程序后,拐枣脱胎变成了香醇的醋,中间一个环节出问题醋有可能就做坏了。

南君涛正在醋厂查看酿成的拐枣醋(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目前,南君涛的企业是旬阳拐枣消耗量较大的企业之一,也是当地带动群众致富的明星企业。目前他的企业有固定的工人十几个,最多的时候用工有五十多人,企业自种300多亩拐枣,联合农民种植1200多亩,对于目前醋厂的规模,当地的拐枣基本够用。

家住旬阳县段家河镇薛家湾社区的段远崇家里种了四亩多拐枣,通过拐枣种植段远崇能收入两万多元。相比传统农业每亩5000元的收入“天花板”,拐枣种植这种产业节省劳动力,收入也比较可观。

采访中,南君涛算起了收支细账。工厂务工能为当地群众带来200多万元收入,拐枣收购能带来300多万元收入。对于周边群众而言,家门口挣钱虽然不多但是日子过得很舒服。

为小拐枣谋“大作为”

“你看这个醋,果香十足。而且由于拐枣的保健护肝作用比较好,因此我们的醋基本都是回头客。销路不愁,目前担忧的是产能跟不上。”对于拐枣醋,南君涛颇为自信。

拐枣中富含糖、二氢杨梅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保健价值颇高。但是由于深加工技术的欠缺和衍生产品的不足,导致当地的拐枣只能被群众用来酿酒或者烂在地里。

“怎么提高附加值,带动更多群众富起来,让拐枣这个产业好起来。”让乡亲们种的拐枣能产生更大价值,成了南君涛一直考虑的问题。由于产量的限制,南君涛的线上销售渠道尚未真正打开,未来将逐步完善线上销售渠道。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南君涛的小厂子已经注册为旬阳县天正酿造有限公司,拥有多个注册商标,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远销到北京、新疆、西安等全国各地。

做醋不易,卖醋也难。讲起销售中遭遇损失的事,南君涛至今记忆犹新。“当年在安康设立了一个办事处,由于各种因素办事处后来没有经营下去,半年时间损失了十几万元,非常可惜。”

对于南君涛而言,扩大产能、组建销售团队、拓展省内外市场、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是目前比较紧要的几个工作。用新想法、新理念让旬阳的拐枣产品走得更远,带着旬阳乡亲们富起来,是他最大的梦想。

“下一步我们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继续做好深加工产品,随身饮用的拐枣浓缩汁即将推出市场。新建的厂房有一万多平方米,产量将有1万吨,可以让我们明年消耗1000多吨拐枣。”

整理生产好的成品,南君涛的拐枣醋即将走向市场(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对于目前的乡村振兴,南君涛也有自己的理解。作为靠农业吃饭的新农人,南君涛希望乡村的人气旺起来,乡村的资源能够通过乡村振兴盘活起来,让乡村的资源能够帮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我是从事农业产业的,目标就是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我将通过做好拐枣醋带着乡亲们一起把拐枣产业做好,让旬阳的拐枣醋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兴起来。”采访最后南君涛对于目前所从事的产业充满信心。

在南君涛的厂子外面,拐枣醋的香味飘向远方,驶向远山的火车鸣笛声再次响起。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记者:张伟 舒隆焕

策划:关宇玲 孙瑞婷

视频策划制作:张伟 舒隆焕

设计:张慧玲

编辑:杨晓凡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