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1:55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1:55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2025年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力?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四个更加”,即更加坚持因地制宜,更加坚持融合发展,更加坚持深化改革,更加注意防范一哄而上,为企业和产业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更加坚持因地制宜”,各地都有自己的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重在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能够更加突出地域特色、更具比较优势的新路子。譬如,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通过发展新型储能等延长产业链条,不仅有助于这些地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还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

“更加坚持融合发展”,是新阶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从钢铁等传统产业“智转数改”,到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再到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实践证明,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必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因此强调“更加坚持深化改革”。譬如,优化市场注册、交易机制、计量结算等制度安排,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要更加注意防范一哄而上,防范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防范盲目发展导致的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因此,要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市场机制加强调节,也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加强引导,防范一哄而上这根弦必须始终紧绷。

赋能传统产业“稳得住”,新兴产业“立得住”,未来产业“接得住”,我国高质量发展定能积厚成势,行稳致远。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王薇

统筹:刘娜 姜葳

记者:王晶

拍摄、剪辑:范博韬

设计:李自然

编辑:胡珺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