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巴彦淖尔4月12日消息(记者魏全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挑战并存的土地,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源头。地理位置特殊,介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带与半干旱带之间,处于“三北”地区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磴口县大力发展治沙产业,将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结合起来,大力种植肉苁蓉产业,让茫茫沙海披绿生金,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乡村振兴。

沙地里种植的四翅滨藜(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这是曾经流传于当地的俗语,也是解放初期磴口县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经过磴口县常年防沙治沙的努力,沙区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0.04%提高到现如今的37%以上,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沙漠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力争到2030年完成荒漠化治理168.5万亩,实现县域内荒漠化治理全覆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磴口县不断摸索总结防沙治沙的经验,全力打造“沙生产品”,不断向沙漠要土地、要效益。选育和推广优质饲草新品种,有机牧草、肉苁蓉、中草药材、特色林果等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促进酿酒葡萄、肉苁蓉、华莱士瓜、番茄、糯玉米等有机产品精深加工。在众多“沙生产品”中,其中肉苁蓉的种植及全产业链最为耀眼。

肉苁蓉种子(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日前,记者走进磴口县王爷地肉苁蓉种植现场看到,一辆大型肉苁蓉播种机正在田间作业。“目前,咱们看到的这种植物是梭梭树,它非常抗旱,能在沙漠中很好地生存,我们将肉苁蓉的种子种在梭梭或是四翅滨藜的根部,通过梭梭和四翅滨藜根部的营养输送,激活肉苁蓉的生命,三年后肉苁蓉就成熟了,就可以采收。肉苁蓉的采收在每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一般,我们挑选高大粗壮的先采收,保留幼小、瘦弱的待到秋季冻土前或隔年采收。”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将沙子和肉苁蓉种子搅拌好,放入播种机种植(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制)

王爷地肉苁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均向记者介绍道:“目前,我们基地现在种植的肉苁蓉有2万亩,今年预计采收5000多亩,亩产15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大约3000元。”

肉苁蓉作为一种寄生在梭梭树、四翅滨藜根部的寄生植物,素有“沙漠人参”“药中珍品”的美誉,属药食同源植物。可以生长在零下40摄氏度和零上60摄氏度的干旱沙漠地带,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它坚毅的品质和非凡的价值。磴口县虽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但得天独厚的沙漠资源也造就了磴口县肉苁蓉的美誉。

采收新鲜肉苁蓉(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制)

走进王爷地肉苁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保鲜库里,记者看到部分新鲜采摘肉苁蓉整齐排列摆放着。“新鲜的肉苁蓉经过清洗、削皮、切片、烘干、晾晒等程序,将制成苁蓉切片、苁蓉茶等系列特色产品,销往深圳、厦门、广州、福建等省市,保证肉苁蓉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王爷地肉苁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蕾介绍道。

白蕾,向记者讲解肉苁蓉产业链(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记者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沙漠人参”即将迎来收获期。肉苁蓉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炖肉、煲汤、熬粥、泡酒、泡茶、入药等。在这片沙漠上,勤劳的农民们将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转化为丰收的果实,预计不久后,这些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沙漠人参”被运往我国各地,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渴求。

新鲜的肉苁蓉(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制)

随着防沙治沙的不断推广,磴口县生态治理面积版图不断扩大,梭梭林、肉苁蓉种植面积还在持续增加。肉苁蓉正在成为当地的“网红”产业,从鲜品肉苁蓉到苁蓉茶、蜜饯苁蓉、压片糖果、配制酒、植物饮料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小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高端特产”,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享受更多增值收益。

晾晒削皮后的肉苁蓉(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部分肉苁蓉产品(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截至目前,磴口县肉苁蓉种植面积12.8万亩,年产鲜苁蓉约700吨,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从事肉苁蓉产业的企业有90余家,产业链从业人数近3000余人,肉苁蓉产业已成为当地沙产业的支柱产业。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