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乌鲁木齐百年老店鸿春园呼唤新生

2015-07-26 23:18: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乌鲁木齐7月26日消息(记者张孝成 乌鲁木齐台记者海婷)烤肉、抓饭、大盘鸡等,说起新疆美食,无不让人垂涎三尺。然而在很多乌鲁木齐人记忆里,一家汉餐馆子却有难以磨灭的味觉记忆。这家饭馆就是闻名疆内外的鸿春园。

  1904年,乌鲁木齐前身-----迪化城里一名叫王恺川的川菜师傅开了家小饭馆叫“杏花村”,后改店名为“洪昇园”,1940年又改为“鸿春园”,成为全城首屈一指的大饭馆。在《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二辑中记载,边城文艺界许多名人常到鸿春园请客,人们宴请宾客、过红白喜事,也都爱在这操办。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照片,在鸿春园门前,车流如织,食客络绎不绝。现年77岁的鸿春园厨师华福明回忆说,1981年,国家拨款在小十字西北角修建了“鸿春园饭店”五层大楼,这张照片反应的就是当年鸿春园生意火爆的情景。“新的五层楼好以后,就一个中餐一个西餐。中餐厅有五六百人可以吃,一个大餐厅后面还有几个包厢,西餐厅可能有七八十人,七八十块钱一桌酒席。”

  1981年,华福民和同事前往上海学习西点制作,回来后成立了西餐部,成为乌鲁木齐第一家西餐厅。当时,华福民做的生日蛋糕一直卖到脱销,餐厅还专门成立了制作蛋糕盒子的纸箱厂。“那时候忙得很,提前订才给你做。每个星期都要加班加点,案板都摆满,好几百呢,裱花的裱花,尤其是逢年过节,整天加班,那个时候没有添加剂,就是奶油、面一和,胚子就是鸡蛋、面,裱花。”

  西餐厅一路走俏,华福民本人也获得“新疆面点大师”“中国烹饪名师”等荣誉。1993年,鸿春园饭店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餐饮行业,1995年,鸿春园在原址旁边盖起了一座18层大楼,经营餐饮及宾馆业务。华福明的儿子华文彪,接管中餐馆。“我干了以后,请广东师傅,粤菜,上海师傅也请了,鱼香肉丝、宫爆鸡丁,这些老的菜一直延续下来。新的菜品就是广东师傅做的地道的粤菜,包括海鲜,当时120块钱酒席,可以吃到鲍鱼、鱼翅。”

  除此之外,鸿春园的各种小吃更是让许多市民念念不忘。尤其是小吃部的包子,早晚饭点儿排着队买。市民张蓝回忆起当年的味道。“皮儿薄,馅儿多,味道香么。街上的城隍讪的包子都是灌汤的,他们的是干的,国有企业不来假,进菜进肉,做工好,全是好肉。”

  然而好景不长,鸿春园饭店经营到2002年,已经资不抵债。2003年9月18日,鸿春园即将迎来百年店庆时,1995年才投入使用的18层大楼被爆破,鸿春园发展轨迹戛然而止。

  在鸿春园原址上新建的徕远广场,去年10月开始挂牌招商。新疆徕远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何国芳告诉记者:“鸿春园虽然是被炸掉了拆掉了,但鸿春园这个招牌和工商局的名称啊一直保留到现在,就希望哪一天能重振旗鼓,继续开张。我们在七层八层留了大约5000平方米的阵地,希望社会有士之士,过来挑起重担,把鸿春园这个百年老店开起来。”

  鸿春园,承载了太多关于味道的记忆,无论当年的厨师还是曾经品尝过美味的食客,都期待着百年老店能再度辉煌。

编辑:范斯腾

关键词:乌鲁木齐;百年老店;鸿春园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