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央广网

上海交大教授写出中国花文化“百科全书”

2016-02-04 15:51: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2月4日消息(记者吴善阳)如今爱花、赏花的市民不少,可是要从头到尾说出中国传统的花卉文化,可就有点难度了。近日,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周武忠的《中国花文化史》面世,这本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花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史,对我国花卉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分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花卉文化的百科全书了。为什么春节年花那么受人们欢迎?有没有和花相关的有趣民间传说故事?数千年来,中国源远流长的花文化一直作为一门隐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今沉睡千年的花文化重新走进现代人的视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领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临近春节,花卉市场又热闹起来了。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花店和花卉市场,发现来买花的市民不少,不过大家除了能说出水仙、玫瑰等几种常见花卉的花语外,对中国传统的花文化了解得并不多,《中国花文化史》正好帮助市民们了解有趣的花文化。

  《中国花文化史》系统地介绍了学界对中国传统花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和人们的关系很紧密,所以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里便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人们都习惯用花卉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这样的花卉被称为“年宵花”。周武忠介绍说,年宵花最开始起源于广州、上海,目前蝴蝶兰、红掌、彩色马蹄莲、仙客来、郁金香等都是外来引进的年宵花品种,中国本土品种主要是墨兰、牡丹、梅花、杜鹃、水仙等,也很受市民喜爱。我国少数民族也非常重视春节年花,有不少有趣的习俗。比如侗族姑娘过年时会早早和女伴一起上山摘映山红回来插到鸡笼上,把花献给公鸡。传说公鸡最早只有一对威武的角,没有鸡冠。远古时代有很多妖怪,弄得人们不得安生,东海老龙就向公鸡借了那对角用来除妖。妖怪被打败后,龙王没有把角还给公鸡,天上的太白金星便采了一支映山红戴在公鸡头上,公鸡这才有了红冠。后来人们为了颂扬公鸡慷慨助人的精神,每年新春会采映山红献给公鸡,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周武忠表示,中国的花文化历史十分久远,许多习俗并没有文献记载,都是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它们是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编辑:姜萍

关键词:花文化;春节;花语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今天,我们这样过春节

如今,回过头来看春联,最需要的是文化功底,书写的功夫、构思的技巧、知识的积累,缺一不可,少了这些,春联就近似于标语,贴与不贴,都无所谓了。送别逝去的岁月,憧憬未来的生活,应该说,无论拜年的方式如何变迁,只要有真心在,情谊就在,年味儿就在。

2016-02-04 16:42:00

大年初三前为出游高峰 错峰出游最多可省万元

春节期间,不少人都有出游的打算。不过,春节出游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您对时间方面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不妨在春节假期里选择错峰出行,这样能省下不少真金白银。到底怎么省钱呢?

2016-02-04 10:00:00

评论:每个春节 都是对儿女的一次成全

例如这些年,春节的一项功能越来越凸显出来:给漂泊在外的孩子们一个必须回家的理由,给儿女们的孝心一次成全。每到特殊的日子,那些在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表达孝心的感言,在貌似敷衍的背后,又掩藏着多少逃避和无奈。

2016-02-03 19:5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