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合作共赢的国际范本
2015-10-23 09:57:00 来源:央广网
习近平主席的英伦之行吸引全球目光,除了政治、战略上达成广泛共识之外,双方还达成长长的成果清单,签署了一个个让世人惊叹的经贸大单。
这些真金白银的合作成果告诉世人,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合作共赢的关系正成为国际交往的范本。
英国驻华使馆透露,习主席访英期间,双方将签署超过300亿英镑(约合2940亿人民币)的贸易投资协议。让人惊喜的并不是巨大的金额,而在于协议的内容。比如,中广核与法电集团就修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达成战略投资协议,该项目的合同金额就达到了245亿英镑。
相比早些时候的中国经济外交,我们更多可能是买买买,现在也有了卖卖卖,而且不再是衬衫、袜子换飞机的交易,中国卖的产品和服务档次不低,高铁与核电已经颇具竞争力。这种转变既是历史的积累,也是时代的机遇。
中国与英国的合作并不是个案,商务部今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5%。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继续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中国正在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工程”,这背后既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因素,也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关系重大。“一带一路”计划将原本散落各大洲的企业行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既有助于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提升,也扎实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方向、开拓道路。
无论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欧洲的发达国家,都从“一带一路”中看到了合作的机会。英国率先在西方大国中加入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投行,这既是项目本身的价值所在,也是英国慧眼识金。当下,英国政府推出的“英格兰北部振兴计划”,恰恰与“一带一路”战略异曲同工,理念对接相融,为中英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提供广阔的合作机遇。
习主席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时致辞:“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英国也有句名言:‘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并且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双方应该牢牢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恐怕不限于对中英关系的期许,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一场经济“大外交”正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习主席提出的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深、通、实、新”四字箴言,实际上也正是做大做强经济“大外交”的新纲要。人们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以务实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大外交”,正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国平)
编辑:徐芳
关键词:习近平;访英;成果;经贸;国平
对于外界对中国强硬扩张的质疑和担忧,习近平表示,对本国领土范围外的土地提出主权要求,那是扩张主义。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对这一问题有两点阐述: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2015-10-23 09:06:00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道理说得很简单: 每一个人的鞋子大小不必相同,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脚;不同道路的高下之分不能简单判定,只有合适与否才是高明与否的判断。
2015-10-23 09:04:00
现在是北京时间早上8点13分,伦敦时间凌晨1点13分,英国已经更深夜静。再过几个小时,也就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国事访问的新的一天。
2015-10-23 08:2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