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学者:习主席访英、“十三五”与中国经济脊梁

2015-10-28 13:51:00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10月15日,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工业机器人在进行作业展示。 当日,2015中国(潍坊)国际装备制造暨工业机器人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开幕,博览会集中展示了精密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等,以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28日电(梅新育)在习主席对英国的访问中,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中国将在英国投资修建高铁、核电站更充分显示出中英工业和国力对比的逆转了。

  须知英国是工业革命和铁路的故乡,也正是英国当年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将中国强行拖入西方主导、在当时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而英国霸权最终之所以一去不复返,也是源于工业优势的动摇、丧失。时至今日,中国早已夺取“世界工厂”的名号,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不仅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消费品,就是装备制造业,2013年中国的产出也已经占到全世界1/3,等于第二名德国的两倍半……这一切是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根基所在。

  然而,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和经济繁荣是否会昙花一现?这种风险客观存在,而且主要不是因为人力成本上升等单纯的经济因素,看看TCL这类规模和发明专利名列前茅、利润数十亿、手持现金逾百亿的巨型消费电子企业管理层抱怨其市值不如某些只有概念的亏损企业;看看此前十年里制造业企业纷纷涉足、乃至投身房地产和所谓“资本营运”;看看科技专业在高考考生中热度下降……我们不难知道,这种风险绝对不可低估;不难明白,李东生等企业界人士一再强调制造业才是中国经济脊梁、呼吁重视不断夯实制造业根基,绝非无的放矢。需要重申,大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因为能够提供体面收入就业机会的所谓“现代服务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因为现代制造业能够为更多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使经济增长的成果得到更为广泛、公平的分配,并激励学习和技能的推广,增进一国人力资本。不仅正在力图实现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如此,已经成功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如果说,昔日中国经济的目标相当单纯,就是“赶超”二字,那么时至今日,我们的目标必须有很大一部分放在“防止被赶超”之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希望“赶超”中国,我们不能给它们创造这个机会。

  那么,中国制造业有能力有决心更上一层楼而“防止被赶超”吗?答案是肯定的。论探索业务新模式、开辟新市场,从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与网络应用服务相结合的各种“互联网+”、“双+”模式,到一大批企业多年来持之以恒开拓国际市场,以至于华为、中兴、TCL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近半甚至逾半,从而在国内经济有所减速时占据了主动地位,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远见与行动能力。

  论技术创新,华为、中兴这种典型的高科技通信设备制造商已经连续数年跻身全世界国际专利最多企业前三名,TCL这样的消费电子企业去年发明专利总量、累计发明专利总量也都位居全国企业第三名。就总体而言,去年一年中国科技成果登记数就达到5314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46091项;专利申请授权130.27万件,其中境内119.16万件。

  论科技研发投入,去年中国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93.7万人年,研发经费投入13312亿元,占GDP比重为2.09%。好的大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更高,消费电子巨头TCL研发费用就占到了销售收入的3.9%,某些高科技企业这项比例更是高达10%左右。

  应当说,今天的中国并不缺乏肯下功夫钻研技术的优秀技工、工程师和科学家,不缺乏时刻敏锐盯住市场和技术动态、敢于顶住压力承受风险闯荡的企业家,不缺乏希望增强中国实体经济根基的投资者,更不缺乏资本,缺的是对他们工作的公正评价和正面激励。正值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希望全会讨论的“十三五”规划能给予制造业应有的地位,希望中国资本市场能给中国制造业合理的评估,希望中国舆论界能给中国制造业提供公正的环境。

  (作者: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十三五;世界工厂;资本营运;现代服务业;消费电子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习近平谋划“十三五”的足迹

图为: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蒙古国习近平指出:“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2015-10-28 11:57:00

期待“十三五”铺开“美丽中国”画卷

原标题:期待“十三五”铺开“美丽中国”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十二五”的基础上,我们期待“十三五”期间,“美丽中国”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愁,而是一副你我面前的画卷,看得见,闻得到,鸟语花香,真实可感。

2015-10-28 11:24:00

最高决策层透露 “十三五”规划将带来这些改变!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规划蓝图。从上述信息可见,精准扶贫将成“十三五”规划重要关键词,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举措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出台。

2015-10-28 10:3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