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为“十三五”起航 习近平G20接棒

2015-11-15 22:30:00 来源:学习中国

  正值我国“十二五”胜利收官、“十三五”擂鼓起航之际,11月14日至16日,习近平主席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G20峰会。这是他第三次参加、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十次出席这个被誉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的峰会。在此次会上习近平主席将代表中国正式接棒主办明年的峰会,中国将作为主席国,主导G20这个世界经济巨轮同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一起起航,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开拓新空间。

  

  图为:2015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土耳其安塔利亚,土耳其儿童向习近平主席献花。

  G20是世界最强经济体平台,它对世界的影响,恐怕除联合国之外无人可比。其占全球经济总量90%、贸易80%、人口70%,这样的二十个大国领导人将同时出席的峰会,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从有G20领导人会晤机制开始,G20就深刻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中国社会。2008年夏天,国际金融危机大爆发。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以西方七国(G7)磋商机制的方式,召集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19个国家领导人共同应对危机。至此,新兴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上平等商议、平等决策,世界治理进入“G20时代”。但是,“学习中国”小编认为,目前我国对G20这样国际大舞台重视程度略显不够,无论是从智库层面还是媒体层面看,对G20的研究和宣传都存在不足,普通大众对G20的认知就更少了,这与开放的中国及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形势不相称,我们应借明年主席国之际,开展G20研究和宣传工程,更好地借助G20平台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

  此前,习近平主席共参加过两次G20峰会,分别是2013年9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八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第九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在2013年的第八次峰会的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作了题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言。针对当时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指出:“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为此,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他说:“发展创新,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利益融合,是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需要。平衡增长不是转移增长的零和游戏,而是各国福祉共享的增长。”习近平指出:“塑造这样的世界经济,需要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为此,习近平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使之更加公平公正。”习近平还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支持加强多边反避税合作,愿为健全国际税收治理机制尽一份力。”他还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经济合作方针与战略,他说:“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通过协商解决同相关国家的贸易争端。”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得到与会领导人高度认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2]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习近平;十三五;接棒;主场;二十国集团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2015-11-15 22:31:00

习近平主席抵达峰会现场 土耳其总统迎接

当地时间15日13时许(北京时间15日19时),国家主席习近平乘车抵达G20峰会举办现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会场外迎接。在与埃尔多安总统握手合影后,习近平主席步入会场。(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5-11-15 21:19:00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 强调坚定信心 加强协调 共同应对挑战

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罗塞芙出席。5国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深入交换意见。

2015-11-15 19:1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