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网络媒体"走转改"】文化旅游敲开致富门 西索藏寨焕发新生机

2016-09-14 19:54:00 来源:国际在线

  图片默认标题

  西索村里的藏族民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涛):走进四川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西索村,嘉绒藏族民居错落有致,气势宏伟,青石板小路连接着各家各户,俨然一个世外桃源。但这个世外桃源却不是与世隔绝,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索村这个藏族村落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西索村与卓克基土司官寨隔河相望,阿来《尘埃落定》的故事背景就出自这里。2013年马尔康县启动卓克基土司官寨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2亿元对整个村寨进行了风貌改造和环境治理,并对5户接待户进行了文化提升工程,建成茶马古道、唐卡绘画、嘉绒酿酒、服饰编织和嘉绒锅庄5个主题文化展示接待户。以前,西索村民一直以砍伐木材、种植粮食和传统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自从西索村打造成为精品旅游村寨以后,村民们改变了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体验到旅游业带来的幸福生活。

  如今,西索村村民们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支部书记泽朗尔甲说:“政府带我们去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去考察,大家的眼界开阔了。刚开始政府的试点只有几户,后来看到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大家都开始自发修缮房屋、管理周边环境,发展旅游业。现在我们村里几乎没有外出务工的人,都在帮着家里搞旅游接待,客量少的时候就回家干农活。”

  2015年,卓克基土司官寨景区门票收入61.99万元,而整个西索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万。马尔康县旅游局下派到西索村的第一书记杨晓虎说,这些游客里,除了四川本地人,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外,还有不少国际友人,尤其是日本、韩国的游客,“他们很多都长期住在西索村,近距离感受着这里特有的嘉绒藏族文化,甚至还学习嘉绒藏族的语言。”

  西索村的文化旅游不断做大做强,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而实际上,西索村的发展只是马尔康县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马尔康县,通过打造品牌、培育精品、体现特色,乡村旅游正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新生力量。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不仅充分发挥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资源,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敲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图片默认标题

  西索村里随处可见的指示牌

  图片默认标题

  西索村里的多语种的指示牌

  图片默认标题

  西索村支部书记泽朗尔甲接受记者采访

  图片默认标题

  卓克基土司官寨二楼的卓克基会议遗址

  图片默认标题

  卓克基土司官寨一角

编辑:孙丁玲

关键词:西索村;致富;文化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景区;网络媒体;旅游接待;走转改;文化提升;旅游发展

说两句

相关阅读

【网络媒体“走转改”】探访“前沿”西索村 红色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9月13日,由中央网信办发起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四川站)来到了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乡西索村。西索村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加绒藏族村寨,藏语意思是“前沿,站岗放哨”,位于马尔康以东7公里,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原。

2016-09-14 15:05:00

[网络媒体走转改]追寻红军足迹 寻访高寒山区种柑致富带头人

邓攸发,粤北山区韶关恩村村干部,该村致富带头人,近年带领200多户村民在这一偏僻的山区恩村种贡柑,他个人已经创富近40万元。新华网记者卢鉴摄  媒体团跟随红军当年足迹,走进高寒山区寻访种柑致富带头人。

2016-09-01 23:41:00

【网络媒体走转改】廖奶奶的咸鸭蛋致富"流油"记

【网络媒体走转改】廖奶奶的咸鸭蛋致富"流油"记,如今86岁的廖秀英精气神很好,说话思路清晰,她希望通过“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能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8月25日摄)。千龙网记者 刘阳摄  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以咸鸭蛋为主的农产品销售(8月25日摄)。

2016-08-26 19:1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