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衰老不仅仅反映在外表上,尽管面部可以通过护肤、医美等方法来延缓衰老。然而,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开始变老,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衰老变化——睡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轻时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睡眠质量的改变。3个睡眠变化标志着变老的进程,如果你一个都不占,那证明你还很年轻!
3个变老表现,从睡觉开始
1.睡眠时长的减少
你每天睡眠时间多久?8小时、6小时,还是5小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睡眠时长确实会减少。很多人年轻时一觉睡8~9小时,上了年纪后睡5~6小时就醒了。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的数据来看,婴幼儿所需的睡眠时间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睡眠时间呈现减少的趋势。
200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显著下降。
比如,从中年阶段(36~50岁)到晚年阶段(71~83岁),总睡眠时间平均每10年减少27分钟。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50岁之后。换句话说,50岁之后,每过10年总的睡眠时长减少27分钟。
2.出现碎片化睡眠
“睡眠中间醒来次数增加”“睡到后半夜总是醒,醒来又半天睡不着”……这种“碎片化睡眠”在中老年人中尤其突出。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碎片化睡眠?不仅仅是人类,其实许多动物在变老时,都会有碎片化睡眠的状况出现。
2022年2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Hcrt 神经元”的活动能控制清醒和睡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Hcrt神经元更容易被触发,出现过度兴奋,进而导致出现“碎片化睡眠”。
研究选取了两组不同年龄的小鼠,并用光刺激特定的神经元,使用成像技术记录了结果。
第 1 组:年轻小鼠(3~5个月)
第 2 组:老年小鼠(18~22个月)
研究发现,在老龄化过程中,Hcrt神经元转变为超兴奋状态,正是这样的变化导致老年小鼠更容易出现碎片化睡眠。
研究截图
3.深睡眠时间减少
上了年纪,很多人都会有深睡眠时间减少的感受,比如“明明睡着了,但又感觉像没睡着”。
上述《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指出,正常衰老过程中,睡眠阶段的变化包括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增加,以及深度慢波睡眠减少。例如:从青年阶段(16~25岁)到中年阶段(36~50岁),深度慢波睡眠的百分比从 18.9%降至3.4%,被较浅的睡眠所取代。
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增加生长激素分泌的下降,与深度睡眠的减少密切相关。从早年到中年,生长激素分泌显著下降(每10年减少372微克);从50岁后,生长激素分泌会进一步下降每10年减少43微克。
怎样科学提升睡眠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赵海滨建议,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应对失眠。
情绪调节
如果确定失眠根源是情绪,可以从调畅情志入手,积极寻找调节手段,如心理辅导、情绪转移等,控制不良情绪,使喜怒有节、精神舒畅,睡眠自然能得到改善。
图源:视觉中国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浓茶、咖啡、酒精、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不吃东西,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减轻负担
睡前1小时内,尽量不过度思考复杂工作或问题,少用电子设备,尤其是蓝光屏幕,以免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控制光照
即使是微弱光线也会影响睡眠。建议在卧室装遮光窗帘,能促进睡眠。
运动“治疗”
建议进行每周4次、每次1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次、每次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引导术,动作轻柔缓慢,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长期练习可调节心、肝、肺等脏腑功能。
来源| 央视网综合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 2025-04-02 16:13:33
- 2025-04-02 15:47:05
- 2025-04-02 14:40:51
- 2025-04-02 10:47:25
- 2025-04-02 10:40:46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