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4年全国两会 > 对话决策者 > 做客中央台专访连辑 > 直播摘要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做客中央台》
2014-03-07 16: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主持人:各位听众,欢迎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此时此刻坐在我身边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再次欢迎连部长。因为您管宣传,不知道您平常上不上网,有没有微博和微信?
连辑:上网是上网,但是微博微信没开。
主持人:上网还是潜水的多,点赞的少。
连辑:点赞的少。
主持人:那在这儿在我们身边也有今天的新媒体观察员海滨,他是帮您在网上搜罗了一些网友们、听众们对您感兴趣的话题。
海滨:连部长好,您刚才谈了很多大文化,我看这里面有很多小文化,第一个问题就问了,您的祖籍是山西?
连辑:山西。
海滨:山西是面食比较丰富的地方,请问部长,和兰州牛肉面相比,这味道有什么区别?
连辑:有区别,山西是吃醋,兰州吃辣椒。兰州的牛肉面偏辣、山西牛肉面偏酸。
海滨:是这个差别,这当中有人的性格的差别吗?
连辑:也可能有,但是我觉得甘肃人和山西人在性格上是高度一致的。
海滨:我觉得那个牛肉面特能说明一个人,不管你抻、拉、扯、拽,它就不断,变而不断。
连辑:这就是甘肃人的性格。
海滨:您觉得甘肃人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吗?
连辑:甘肃人的性格就像拉面似的,拉不断,如果再概括就是有定力。
海滨:这很重要,有人就问了,您刚才谈了那么多文化,这文化实力可以像牛肉面那么具体吗?上有莫高窟,下有牛肉面。
连辑:也可以,我觉得牛肉面,好象是碗里面的一个小世界,实际从运动看它是一个碗外的大世界。
海滨:我们今天看韩国的一个星星一块炸鸡都能成为一个文化向全球的侵蚀。
连辑:是的,你看我跟你说一个牛肉面,牛肉面的价值和铜奔马、麦积山、黄河是一样的,我们甘肃没什么河,就有一条河叫黄河,没什么书,就一本书叫《读者》,没什么面,面叫牛肉面。
海滨:非常好,还有人问了,说知道您在内蒙古还工作20年,有吗?
连辑:对。
海滨:有20年,那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连辑:我在呼伦贝尔当过书记。
海滨:给您留下来什么?
连辑:绿色的净土。养眼、养身、养神。
海滨:20年对自己的修炼,这个东西在性格当中已经根深蒂固凝聚在自己的身上了。
连辑:那种大草原让我获益最深的,就是我训练自己能有草原一样的胸怀。
海滨:还有一种豪放。有人让你说最熟的蒙古语是什么?会说吗?我觉得山西人未必会说。
连辑:比方说你要吃牛肉面,就是“吧嗒一嘀(音)”。
海滨:是牛肉面还是吃牛肉面。
连辑:就是吃饭。然后就这一句和你刚才说的牛肉面是配起套了。
海滨:还有人问了,说您作为管文化的部长比较喜欢哪种形式的文化?话剧、电影、读书等等,包括旅游,您是比较喜欢哪种?
连辑:这和我的性格相一致的是什么呢?我什么都喜欢,我希望我是一个多面性的多兴趣点的,不是专家型,是学者型的。
海滨:那这当中还是有最喜欢的吗?
连辑:对各种文化现象我都能接受,但是就我自己的习惯我当然喜欢文学了。我过去早些时候搞文学创作,包括搞过剧本,写过小说,写过散文,现在没有多少时间了,就是“汽车文学”——坐在汽车里把手机打开然后想一首诗。
海滨:甘肃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除了咱们谈到的莫高窟以外,还有什么?
连辑:那多了,剪纸,箱包、皮影、砖雕、刻葫芦、泥人,还有特色的音乐。
海滨:算了,这个不考了,考不倒他,我们不考了!再问您,您平时关心哪方面的新闻?这不是文化了。
连辑:新闻我也是什么都关心,就是凡是社会或者是发生在当前的重要问题我都关心,作为官员还是要兼听则明。
海滨:您获取的渠道呢?
连辑:多种多样,电视很重要,网络每天晚上打开看看,人民网、新华网。报纸就是随时随地,另外现在获取新闻的渠道还有就是交流,网上有些事情你不问就有人告诉你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口口相传的渠道。
海滨:但是您别忘了,以后多听听中国之声。还有人问了,对您个人来说幸福是什么?
连辑:我觉得幸福就是自己设计一个愿望。
海滨:我猜想,比如说空余时间多一点对您来说会不会是一种幸福对您来讲?
连辑:那是奢望,做不到。
海滨:还有比如说有那种更加自由的空间,能让自己率性的做点事情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
连辑:你挺了解我的想法,这个确实是,但是我们差不多算公众人物,基本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海滨:今这一段您所处的位置跟曾经青年时代的理想追求有关系吗?
连辑:应该是有关系的。我们年轻时候的理想还是家国情怀,有个人的成就个人事业的这种想法,但也有为国家捐着七尺男儿之躯的这种抱负也有。
海滨:那会儿真的就是有这种想法。最后一个问题:今年春节有首歌特别火《时间都去哪了》,我再刻意的问您一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您觉得时间够不够用?
连辑:时间不够用。现在我大学毕业已经30多年了,30年的时候同学聚会说连辑你来一趟吧,我说我去不了,没有时间。那你写一段感言吧,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也没有时间写,我就写了三句话:30年很忙,30年很累,30年很值。
海滨:您的时间去哪了?
连辑:我也不知道,在海绵里吧,要挤就能出来。
海滨: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的公务事物当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自己所有的私人时间要像海绵一样的一点一点挤出来。
连辑:是。
海滨:在这个情况下最后一个问题,空闲的时间,当然这可能是海绵当中非常小的一段空间,您最喜欢做什么?
连辑:写字、画画、读书。晚上我经常熬的很晚,有时候刻章可以刻到后半夜,睡着了,梦醒了,梦里面觉得哪一刀不对,起来又刻。写字也是这样的,等把这一幅字创作的自己满意了,一看表已经下半夜四点了。
海滨:我们特别希望这一小段对话能给这位文化官员展现了一个不一样另外一个小的侧面,我们时间继续交还给胡凡。
主持人:好的,感谢海滨。
编辑:刘梦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