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我的广播年华 > 故事

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刁莹:改版的故事

2016-11-25 21:48:00 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刁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编辑

  改版的故事

  中国之声自2004年建立呼号以来共经历了两次改版,2008年实现了为报道提速,2011年做到了为报道分层。

  我对中国之声第一次改版的“快”最早的感触是在特报部。2009年,离正式上班还有4天,时任特报部主任李宇飞晚上7点多打来电话,问我在干嘛呢,能不能立刻来台里做个题,我说宇飞老师一堆人围着我过生日呢,刚倒了口气儿要吹蜡烛,您电话就进来了……宇飞主任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生日快乐”,说他再问问别人。之后7月3日清校,7月1日我还在出差,高壮的男友和全楼层女生一起叠衣服、装箱、整理书,分外显眼。

  那时几乎都是熬夜做题,接到线索立刻出发,赶最早一期的报摘纵横,记得有一次纵横给我留了8分钟的7点档头条,6点了我还没合完,吓坏了当天的值班主任周强老师。

  2008年改版用“板块+轮盘”的模式开创先河,从清晨6点半到夜间12点,从周一到周日,新闻直播连缀不断,以滚动轮盘为骨架,以早午晚夜四大新闻板块为支柱,一旦遇到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随时打破原有播出节目安排,开启实时直播窗口。“快”让广播重回影响力时代。

  2011年4月我从早间部调到了策划部,接到的第一个大任务是中国之声新一轮改版。2011年改版的第一次头脑风暴是在一个小茶馆里,分管策划部的总监王化强、策划部主任罗厚领着我们3、4个人,主要讨论“快”之后,我们该怎么办。以轮盘为例,从5个W的原点出发,中国之声选择了为新闻进行有序分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通过加强各新闻工种的密切配合,实现能协同的快;“第一背景”、“第一争议”、“第一解读”通过加强各新闻元素的搭配呼应,实现有层次的快;“第一真相”、“第一人物”通过加强各节目定位的相互补充,实现显差异的快。

  海量资讯依然不能忽视,但能否形象化加深印象,于是诞生了“此刻主播”,后来编辑部主任武俊山还写了首歌叫《此时此刻》,“此刻”的形象更加丰富。那段时间指挥中心接到好多粉丝电话找张蕾主播,有直播间视频的话绝对能跻身第一波网红。

  《难忘的中国之声》变为常态节目,每半小时设置一档,其中半点前播放反映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珍贵音响,整点前播放反映当今普通中国人积极状态的生活自述,从而将中国之声建成24小时流动的国家级声音档案馆。《公益报时》使中国之声整半点报时成为宣传公益事业的固定窗口,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体公益环境。

  中国之声这次改版是成功的,当年32个大中城市的收听调查中,四分之三城市收听率和市场份额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四分之一城市中国之声位居前三位。改版思路也直接获得了时任宣传部长刘云山的好评,引领了新一轮全国传媒新闻改革。

  “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的slogan最初诞生在巧玲姐写的片花里,从“以责任,赢信任”衍生而来。“中国之声”强力塑造“责任至上”的媒体形象,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国家新闻广播,实现中国之声的可持续发展。后来中国之声十周年的时候,任捷老师制作了rap版《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片花,完整阐述了中国之声的形象和性格。  

  我记得设计改版的时候最有趣的一个比喻是要把“中国之声”想象成一个40岁的成熟睿智男人,围绕“他”展开一系列包装和策划。

  距离上一次改版过去了5年,我们年纪大了,他还是40岁。

  媒体融合的改版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酝酿了,一直在修改和完善,传播学和未来学的学者可以随便指路,然而一艘传媒旗舰转身,没有实际的调研、切实的预判,万万不敢赫然启动。尽管尝试早就已经开始了,2016年两会报道尝试了VR、弹幕、冷知识,全媒体节目《真实甲午》爱奇艺打分8.4,微博阅读量近2亿次;现在特别直播中音视频基本同步,《小岗村夜话》、《寻找下一个阿里》都做到了“看得见的广播”。

  

   特别直播《寻找下一个阿里》直播现场

  在筹备新一轮改革至今,光拉一二十人、二三十人队伍的大规模头脑风暴就开了3次,小规模的会已经无法统计,还在全中国之声范围招募了两次英雄帖,集思广益,哪怕只写了简单的几句话,也设立了优秀奖鼓励,点燃热情是最重要的。

 

  化总的白发可见的多,坐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能组一个“腰友俱乐部”,改版的撕扯消磨着意志和身体。记得一次小规模会议里,讨论轮盘怎样更快进入资讯,全天重点关注导听应该是30字以内还是20字以内,策划部全体在圆桌会议室吵得老死不相往来,第二天中午了还得分别找其他部门同事吃饭。

  中国之声策划部2013年合影,可能吵得太厉害近期没有合影

  我的电脑里存着密密麻麻各个年代、各个版本的改版方案和操作手册,ppt、ps和手绘水平与日俱增。然而不管2011改版还是新一轮改革,改版团队连一张合影都没有,这是份苦差,传播生态变化倒逼的“下一次改革”永远如猛虎在身后。

  某一次改版会议头脑风暴后的手绘

  我是认真地感谢中央“改文风”,每年简报字数减了一半,然而优秀的策划偶尔还是会溺水在简报的海洋。

  每天要写许多字,距离退休还有31年,右手腕的腱鞘炎早已时隐时现,我把右手留给鼠标,开始练习用左手吃饭。前路道阻且长,环境瞬息万变,追赶是常态,不变是信念,我相信声音的力量,相信同事的勇敢,我会老去,一代代广播人老去,而广播永葆青春。

编辑:王文伟

关键词:刁莹;改版;故事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咕咚跑马故事:每天一个全马 他正在直播横跨中国4000公里

旅行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跑步也是。想去哪儿,可以说走就走;想跑步,也能立马上路。

2016-11-17 16:34:00

《驴得水》预告 故事缘起“一个笑话”

《驴得水》预告 故事缘起“一个笑话”,开心麻花第二部喜剧电影《驴得水》公映在即,片方曝出“一个笑话”版预告,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更吊足影迷胃口。

2016-10-27 07:45:00

电影《忠爱无言》-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

电影《忠爱无言》-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近日,由安徽一八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温情电影《忠爱无言》已制作完成,本片根据曾经轰动网络的纪实短片《老人与狗》改编。也可以搜索“老人与狗(珍藏版)”,了解电影原型令人悲恸的人狗奇缘故事。

2016-09-28 14:3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