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尤良英 争做民族团结模范 > 相关评论

央广网

用小家的力量汇聚大家的温暖

2015-09-16 11:41:00 来源:兵团日报

  语言是对思维的表现,思维是对现实的映照。

  多与少,大与小,一与多,上与下……走进中国哲学智慧的殿堂,我们会发现一对对闪烁着辩证色彩的词汇。

  自古以来,在认识图谱和行为轨迹中,中国人就敏感捕捉到辩证思维的奥秘,并化为集体无意识的存在。

  大家与小家的辩证关系,在重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情怀的中华民族传统中,显得格外显眼。

  尤良英,民族团结的楷模,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辛苦打拼,让自己的小家庭殷实富足;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心,传递温暖,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

  尤良英同维吾尔族兄弟携手奔小康的故事,在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上,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没有小家的星星之火,就构不成大家的燎原之势。

  试想,在致富的征程中,如果没有尤良英等人的先富,哪里有带动其他人共富的资本?在民族团结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个尤良英的自觉践行,哪里有今天民族团结之花的盛开?

  蒙古族谚语有云:没有羽毛,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

  如果说大家是海洋,那么小家就是跳动其中的浪花;如果说大家是有机体,那么小家就是活跃其上的细胞;如果说大家是皎洁星空,那么小家就是闪动其间的星辰。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小家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要站好岗,尽好职;小家有自己的道德位置,要爱祖国,献大爱;小家有自己的灵魂位置,要守高洁,去污浊。

  民族团结,设计萌芽于顶层,却根植于每个居民的一言一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愿望,在政治报告中滥觞,也在新疆的大地上持久奔流。

  面对民族团结的宏大话题,家家都讲民族团结的情,户户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民族大团结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就能经得起风风雨雨。

  面对民族团结的质朴追求,人人都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一句温暖话语、多一个善意眼神、多一次小小的帮助,就能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成巨大正能量,民族团结就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枝繁叶茂万年青。

  面对民族团结的美好夙愿,每个分子都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民族团结,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就能如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如吸铁石那样牢牢吸在一处。

  我们坚信,那些能让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人,那些闪光发亮、尽心出力的人,每个人都是大写的人,每个小家都是大写的家。

  不要轻视小家的力量,不过也不要忽略大家的温暖;没有大家的铜墙铁壁,小家也承受不住风吹雨打。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言:“事物整体的力量比任何单独的个人的力量更强大,正如我们的共同因素比我们自己的志趣更强大一样。”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中,全局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主要高于次要,全局高于局部,大家高于小家。大家和睦了,才会有小家幸福的根源。

  试想,如果没有富民好政策,尤良英怎么能够迎来幸福敲门的时刻?如果没有民族团结好氛围,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怎么能够收获跨地域跨民族的情谊?如果没有社会稳定好环境,家家户户哪里会有一心一意搞发展的劲头?

  中华民族大家庭向来注重抱团取暖,万家灯火才会成为中国传统中最美的风景;中华民族大家庭整体精诚团结,一个个小家庭才会充满力量地存在。

  70年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中国人毁家纾难,挺起保家卫国的不屈脊梁;今天,我们也应该有民胞物与的胸怀,凝聚成风雨同舟的钢铁长城。

  “如果集体的成员把集体的前景看作个人的前景,集体愈大,个人也就愈美,愈高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今天看依然很有道理。

  “上下同欲者胜”。围着中心转,就能转出巨大向心力;聚在一块干,必将聚合强大正能量。

  因此,在创造小家幸福的同时,不要忘了为大家尽到责任,这就如同独自前行时,不要忘记了脚下还有一望无际的大地,头上还有深邃浩渺的天穹。

  这就要求小家多些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

  提倡奉献,不是无视小家利益,而是在实现大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小家利益;不是用大家否定小家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小家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大家利益。

  当一个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每做出一点奉献,生命的质就会得到一次飞越,思想境界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更重要的是,奉献能够让小家过得更好。

  小家的奉献看似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但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我们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尤良英事迹再次表明,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本色和兵团人的道德取向,展示了兵团人长期的道德积淀。

  在兵团这个火热的集体中,兵团人挥洒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讲生产建设,军垦第一犁一犁就是60年;讲守边戍边,站一班岗一站也是60年”的奉献史诗。

  这就要求小家多些担当。担当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责任意识的体现;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敢于负责、舍我其谁的进取精神。

  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再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还是平常时候的忧民忧国,责任与担当都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尤良英始终牢记兵团人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视少数民族群众为亲人,主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增进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密切联系;

  始终牢记兵团人示范引领先进生产力的责任,与远在他乡的贫困户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结对帮扶,手把手传授生产生活技能,十年如一日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始终牢记兵团人为各族群众办好事的优良传统,纯朴善良、乐于助人,主动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资助少数民族群众看病就医,赢得了各族职工群众的赞誉……

  这就是小家对大家勇于担当的光辉典范!这就是作为一个兵团人应有担当精神的体现!

  担当品格、担当意识、担当精神,已经成为兵团人最鲜明的思想和行为标识,内化为兵团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成为兵团人战胜艰难险阻的有力武器,推动兵团人不断前行的巨大力量。

  但尤良英做出的一切,是以众多的既定条件为前提和背景的。这就要求小家多些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才会充满温馨;常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灵魂才会更加纯净。感恩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有爱,让有爱者幸福。

  从“饮水思源”的古训,到“投桃报李”的古语;从“报得三春晖”的诗语,到 “一饭千金”的典故,都是对感恩内涵外延的深刻诠释。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质朴的心灵。

  在尤良英的帮扶下,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摆脱了贫穷落后,踏上了幸福的快车道,过上了幸福富足的新生活。“吃水不忘掘井人”,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通过做“感恩菜”,表达全家人对尤良英的感恩之情,寓意对民族团结、社会友爱、人人相助的珍惜向往。

  如果你是一朵红花,就要感恩身边的绿叶;如果你是一条大河,就要感恩上游的小溪;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要感恩根下的土壤。

  作为一个小家,就应感恩大家,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共同享受幸福阳光的照射,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如果每个小家都能做到奉献、担当、感恩,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前行的步伐将会多么铿锵,头顶的天空将会多么广阔,今后的未来将会多么美好。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兵团考察时,曾要求兵团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大熔炉,就是各民族成为一个不分你我、心灵相通、共担风雨的大家庭。这就需要成千上万个尤良英积极行动起来,既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努力打拼,也要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贡献力量,大家共同书写新时期的家国梦想。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尤良英;小家;诗语;民族团结;家国情怀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民族情深铸大爱]尤良英——有爱天地宽

新疆兵团女职工尤良英多年来无私帮助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同时也收获爱的回报。

2015-09-30 13:49:00

图说中国人的生活:跨越沙漠的姐弟情[组图]

尤良英家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是一个泼辣干练的重庆妹子;麦麦提家住和田皮山县木奎拉乡,是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10年里,尤良英17次横穿沙漠教麦麦提种棉花、种果树,带去致富技术,演绎了一段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跨越民族界限的人间亲情。

2015-09-28 16:18:00

跨越千里的姐弟情 ——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尤良英

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是皮山县木奎拉乡达里格村维吾尔族农民,而他口中的“阿恰”尤良英是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3团11连汉族职工。丰盛的民族特色小吃、欢快的麦西来甫……在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的家里,尤良英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和诚意。

2015-09-22 18:40:34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