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独家报道

央广网

轻拢慢捻奏脱贫乐章 余音绕梁响致富幸福

2016-12-30 16:36: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兰考12月21日消息(记者郑皓月 李凡)中国古典音乐有其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与意境,当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着的高山、流水、冬雪,甚至千古的生命。兰考县堌阳镇的徐场村是一个民族乐器村,大力发展乐器制造业,用焦桐制作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畅销国内外。

  

  徐场民族乐器村

  徐老大斫琴坊的徐雨顺家08年接触古琴制造业,现在每年卖出二三百张古琴,普通的古琴会买到五千元,好一些的最高一两万且上不封顶。徐雨顺笑着说:“依靠古琴制造现在日子过的越来越富裕了。”二儿子徐亚冲不仅会制作并且会演奏古琴,他说古琴的制作贵在心静,保证古琴质量,做到精益求精。

  

  徐老大斫琴坊徐亚冲演奏古琴

  

  徐老大斫琴坊制作的古琴

  

  徐亚冲自创的淑女式古琴

  除了像徐老大斫琴坊的家庭式作坊外,徐场村还有乐器工业园区进行古典乐器的批量生产,很多村民来到工业园区就业,兰考成源乐器音板有限公司的汤二法经理说,他们厂子安排了20多个贫困人口的就业,每个月工资能拿到五千元以上,实现脱贫没有任何问题。由于兰考种植的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抗热耐腐能力强,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材料,徐场村利用这一优势,发展了近50家乐器厂。

  在徐场村,堌阳镇党委副书记张玉虎告诉记者,这个村有60%的村民都开有制作民族乐器的家庭作坊,剩下的40%村民也几乎都在村里给这些作坊打工。这些年,很多在外面打工的村民也都回了家,不但比外面挣钱多,也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大问题。

  

  乐器工业园区

  

  乐器工业园区

  

  堌阳镇民族乐器博物馆

  

  堌阳镇民族乐器博物馆演奏台

  目前兰考县共有泡桐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0多万立方米。堌阳镇已经成为国家乐器音板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四大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之一。堌阳镇民族乐器厂的产品由原来的单一生产古琴、琵琶等,发展到目前生产二胡、古筝、琵琶、扬琴、柳琴、古琴、大阮、中阮、小阮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十亿元。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余音绕梁;致富幸福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