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7月18日消息(见习记者陈锵 通讯员长孙强龙)田间机械响,棚里农作忙。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良左村,一排排蔬菜、瓜果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田间地头。进入大棚内,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鲜嫩的线椒、翠绿的黄瓜长势喜人、郁郁葱葱,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包装,动作娴熟有序,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60岁的村民李保安是大棚的技术员,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大棚里的蔬菜又迎来一波大丰收。李保安干活利索又认真,整理菜棚很有一套。“原来我是村上的脱贫户,自从村上建起了大棚,我就一直在这儿务工,一年下来也能收入2万多元。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说到这,李保安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
“2021年以来,我村累计投资23万元建成日光大棚10栋,采取党支部自主经营模式,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创收10万元,同时为本村就业困难人员、脱贫户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岗位4个,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良左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刚说道。
李保安是众多在家门口就业的脱贫户之一,良左村党支部建设经营果蔬大棚是永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永寿县按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狠抓各村党支部建设和产业培育,全县157个村积极吸纳致富能手、经商能人、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进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据介绍,永寿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8.5万亩,养殖蜜蜂1.6万箱,种植芦笋4350亩、中药材3.6万亩,建成蔬菜设施大棚1042座、规模化猪舍569栋、大型繁育基地5个、牛场28个;引进建成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21家,村集体经济组织158个。
记者从永寿县乡村振兴局获悉,永寿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户”联合发展模式、“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种植与务工模式、“合作社+农户”务工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与务工模式等,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真正实现支部强、产业兴、农民富。
- 2025-08-14 19:53:44
- 2025-08-14 12:22:25
- 2025-08-14 10:48:02
- 2025-08-14 10:48:02
- 2025-08-14 10:48:02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