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一门三兄弟个个是院士80字家训传承百年(组图)

2015-12-10 07:33:00 来源:现代快报

80字的李氏家训

  80字的李氏家训

  现代快报记者 尹有文 摄

李德仁

李德毅

  李德毅

李德群

  李德群

  以上均为资料图片

  姜堰溱潼镇李氏家族又增一院士,秘诀在哪里?

  到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旅游,在院士旧居景点,你会听到导游讲这样一句话,“古有三科两状元,今有弟兄四院士”。“弟兄四院士”指的是拥有三个院士头衔的李德仁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他们是一对亲兄弟,都出生在溱潼古镇。从12月7日开始,这句话要改写为“弟兄五院士”,因为李德仁和李德毅的堂弟李德群,出现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中。

  李氏家族为何能连出三位院士?昨天,李德群的堂妹李佩璜向现代快报记者揭秘,秘诀都在80字的李氏家训中。

  现代快报记者 尹有文

  喜讯 一门三兄弟同列院士

  李德群今年70岁,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主任、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此次增选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李德群有两位堂哥是院士。李德仁今年76岁,是世界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毅今年71岁,1983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现在总参工作,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佩璜介绍,李家是个大家族,她一共有11个叔叔,她的父亲排行老大。李德仁和李德毅是四叔家的孩子,两人是亲兄弟,李德群是五叔家的孩子,李佩璜叫三人为堂哥。

  揭秘

  百年家训成就院士之家

  李佩璜居住在镇江,她告诉记者,此前堂哥曾以一票之差落选院士,今年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之后,家里人都觉得希望很大。

  12月7日,院士增选名单揭晓,一大家子人都很兴奋,“是我们李家的光荣,出这么多院士不容易。” 李佩璜说,除了三位堂哥当选院士外,李家很多子女在国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与李氏家训密不可分。

  昨天下午,在溱潼镇上的院士旧居,记者见到了悬在厅堂的李氏80字家训: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弦歌雅乐、翰墨传香、尊师益友、孝德永彰、和亲睦邻、扶幼尊长、敬德修业、发奋图强、女红针黹、娴淑贤良、诗书共读、兰桂齐芳、扶贫济困、造福一方、克勤克俭、家道隆昌。家训由院士的曾祖父李贞发手书于1890年。

  李佩璜告诉记者,李家的子女从小就学到了要勤学读书、尊老爱幼、与人和睦相处等道理,大家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李德仁院士同样提到过家训对他的影响。2011年,《姜堰名人》一书开始编撰,李德仁院士提供了两万多字的有关资料。缪荣株是《姜堰名人》一书的编撰者,他向记者提供了部分资料。李德仁院士提及,其父李月如和慈母华淑蕙告诫子女,“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良好的读书氛围培育他成为尖子生,一步一步迈向科学的殿堂。

编辑:杜静

关键词:家训;1983年;院士增选;三科;溱潼;姜堰名人;堂哥;旧居;弦歌;女红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采访札记:"德"被后世五百年

陈秀生活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约520年的时间了,普普通通的三首诗,三首词能够成为家训,并流传至今,实属罕见。仔细阅读陈廷敬的《午亭文集》,能感受到“陈氏家训”的显性基因,他三番五次提到陈家的家训,提到陈氏先祖的望德。

2015-08-19 17:32:59

柏扶疏:勤养俭,俭生廉,廉则清,清便正,正自善

陈廷敬是第七代,他家第一代是牧羊人,家境拮据。陈氏家训可概括为勤、俭、廉、清、正、善六个字,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总之,只要细揣陈文贞的“清贫耐得始求官”一语,即可摄取陈氏家训之要。

2015-08-19 17:32:59

践行核心价值观 实现幸福中国梦

代表故事 曾深陷贫困的上海奉贤区杨王村因践行近千条“家训家风”而华丽转身,村党委书记孙跃明说-- “传家的道理”造就幸福村 会场声音 文艺界别政协委员探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佳作营造时代精神家园 

2015-03-09 18:0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