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海昏侯墓完成棺柩升棺吊运 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2016-01-15 16:21:00 来源:新华网

  15日上午9时30分许,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迎来“升棺”时刻,现场考古工作者花费近一个半小时完成棺柩套箱的升棺、吊运、装车工作。随着内棺套箱被安全送至文保用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正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大早,考古工地的外围聚集了不少周边前来看热闹的村民。为了保证棺柩套箱的运送安全,现场增加了许多持枪或配有盾牌的武警和特警。

  据悉,整个升棺、吊运工作十分顺利。棺柩套箱在被吊起之后,沿着预先铺设好的轨道缓缓运出主墓。在主墓入口处,棺柩套箱需要进行一个直角“转弯”,先暂时脱离轨道再重回轨道,花费了较多时间确保其平稳运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棺柩(含内棺和棺床)套箱重约4吨,因主椁室早年坍塌呈不规则形状。吊运过程的两大难点为:一是轨道本身有坡度,二是有的路段只能依靠人力。为了保证棺柩内文物的安全,吊运方案已经过多次试验。

  “内棺清理工作将从16日开始,但当日能否开棺还不确定。”李存信说,目前已知内棺中有金器、玉器、纺织物等文物,预计清理耗时较长,期间不对媒体开放,他们将不定期公布阶段性发现。

  目前,海昏侯的棺柩套箱已被运输至文保用房的6号库房内。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季华介绍,开棺和后期清理工作均在这里进行。库房内装有无死角的摄像头,能够实现全方位监控,此外还拥有首次运用在国内考古发掘工作中的低氧实验室。

  另据记者了解,此前海昏侯墓中出土的2万余件文物已基本完成应急保护工作。其中,最受关注的竹简木牍已完成加固,下一步将重启剥离工作。下一阶段,内棺清理工作将与其他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步进行。墓主人身份是否为汉废帝刘贺最快有望在3月份揭晓。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并于12日入选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新华社 记者袁慧晶)

编辑:王丹蕾

关键词:棺柩;吊运;套箱;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实验室;墓主人;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文保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海昏侯墓两吨多未清理五铢钱 将成遗址公园展品

海昏侯墓两吨多未清理五铢钱 将成遗址公园展品,10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传来消息,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对一号墓也就是主墓棺柩整体套箱工作,接下来将通过航调设施将棺柩转移到卡车上,再运至实验室。墓园内北侧的五号墓的棺柩也已经完成套箱,准备同时吊装运进文保用房实验室考古。

2016-01-11 16:09:00

南昌西汉大墓主棺棺柩将整体打包到实验室

南昌西汉大墓主棺棺柩将整体打包到实验室,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15日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12月15日摄 刘占昆 摄  中新网南昌12月15日电 (记者 柳俊武 刘占昆)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15日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中新网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

2015-12-15 16:43:00

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内发现“九鼎”

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内发现“九鼎”,12月15日,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一公里外的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一公里外的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

2015-12-17 09:5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