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中国之声十周年 > 十年故事

中国之声副总监王凯:我与中国之声的三次标准化

2013-12-27 16: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时光转眼十年,十年来的许多事值得回忆和铭记。让我感到印象颇深、近来脉络愈加清晰的,是关于中国之声的三次标准化经历。初创时代的探索模板一曲动听的“梅花三弄”响起,改变了半个世纪的呼号。2004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正式以“中国之声”呼号播出,它成为了国家电台第一个专业的新闻综合频率。那一年,中国之声有了知名的“江南七怪”,原新闻节目部扩充更名为新闻编播部,部门领导从一正四副,变成了一正六副,主任蔡万麟(现任经济之声总监),副主任除了我还有田山川、姜保红、高岩、李伟、彭忠蛟,六男一女,形态各异,阵容壮观,被人戏称是“江南七怪”。人马从二十几人一下壮大到近四十人。

  从新闻节目部变成了新闻编播部,从“节目”到“编播”仅两字之差,压力却是空前的。根据总体方案,当时中国之声节目有了日常版、周末版。除了负责《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外,创办周末大型新闻直播板块节目《新闻直播间》和日常版《第一报告》节目的任务落在了我们肩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早午晚,三档270分钟的直播。在此之前,除了原社教中心的《午间一小时》节目,中央台第一套节目清一色的录播节目。录播改直播,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当时却充满了艰辛、风险和挑战。创办工作具体由我和高岩两人负责。

  在中央台,新闻部夜班的累是出了名的,而刚开始,不摸门的我们干得比夜班还苦。因为当时的困难,主要是有两个,一个是人员,一个是稿源。人员不多,还要兼顾全天12档整点新闻《新闻进行时》的编辑、发播。且多数人是编辑短新闻出身,操作大时段直播经验少,少数来自专题部门的文艺青年,欠缺的是对速度和新闻价值的把握。资源上,当时正赶改革中的我们上互联网媒体第一轮泡沫破灭,门户网站大多挣扎在生存危机的旋涡之中,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传统媒体抗衡,更没有办法与今天相提并论。当时我们能借上力的只有传统渠道的新华社和记者站。当时地方台做新闻的力量十分有限,多数台往娱乐化和聊天上靠,生存挣钱第一。白手起家,到处化缘。

    从《报摘》出来的柯成韵、夏威、赵军、李赢挑起了凌晨赶写3000字“报纸版面介绍”和“一周新闻盘点”等任务。刘钦、焦莹联系成了二套经济之声的一周车市、一周股市点评,庞莹、刘玉蕾找来三套音乐之声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加上图书排行,生活服务、天气信息等。如今用惯了JINGLE单的幸福小编们难以想象,当时还用开盘带,一次节目十几个带子摞得老高老高,女生一次都搬不过来。一个主任带四个编辑、两个主持人,一档直播文案一万多字,全天三档,头天准备第二天直播。从前干惯了半小时节目要准备一星期的专题编辑,熬一晚上只负责写一个500字报纸版面介绍的夜班编辑,当时是凭着怎样的勇气、毅力和坚持,咬紧牙关扛过来的啊?!战争中学习战争,边干边学,边摸索边完善。

    从筹备到起步运行,前后两个月所有人没休息一天,人仰马翻,七荤八素,一套完整节目的运行文案模板,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节目初创虽然通过了审定,但专题色彩过浓,新闻行进感不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当时兼任中国之声总监的王明华副台长(现任国际台副台长)提出,不能做成专题节目,还是要进一步强化新闻性。开盘带的录音报道要少做,要以记者连线为主。要像黑夜中打手电四处寻找目标一样,带着听众天南海北去了解那些未知的新鲜事。于是,每天特别是周末,编辑忙着往记者站打电话,排班连线,“记者连线”这一方式渐成新闻广播的主角。但刚一开始的连线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如同中央台之前所有的新闻直播一样,为了保证安全,记者连线内容必须提前写出来,设计好问题,传由主任审改后,交给主持人和记者,直播时双方的问答基本上属于“双簧式”的“对口型”念稿。当时中国之声还建立了“黑名单”,口头表达不达标准的记者被婉拒连线,为此,中央台专门组织过好几期连线记者普通话培训。

    模板有了,连线有了,尽管依旧劳累辛苦,尽管一切还显稚嫩,但《新闻直播间》终于告别最初的忙乱,走向有序。当一切似乎刚刚开始顺利起来的时候,一个“搅局”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苏扬。那时他刚刚从北京台应聘进入中国之声。起初有编辑来向我吐“苦水”,辛辛苦苦熬了一通宵的文案,直播时被他信马由缰,冲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明明设计好的一个问题,随便就不问了。后来甚至我改定的大段文字也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无影无踪了。主任批评,苏扬态度是极好的,点头是连连的。可进了直播间,过不了10分钟,一切照旧。矛盾激化!从此,苏大腕“不易合作”之名不胫而走。

  当时为了保证安全播出和节目质量,防止主持人无话可说或口水话过多,直播文案串词,甚至连主持人的问候语,都必须由编辑一字一句全部写出来。直到有一次,有位编辑病倒,《新闻直播间》晚间一小时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写文案。我打算做一次尝试,也给苏扬一个机会。我让他自己准备一个提纲给我审。当天节目是一期“记者亲历”,对话采访的是一位时政记者,谈她随访领导人的法国之行。一小时节目短信上千条,听众反响热烈……后来又放手让苏扬试过多次,效果不错。当然提纲和主体内容需要提前沟通确定,避免泛泛大而化之。可以说,正是围绕着直播文案的冲突、碰撞和磨合,一个更加“标准”的文案模板出炉了,文字简化,操作简便,重点突出。

  正如高岩的自我调侃,“办一个节目死一个”,现在《新闻直播间》和《第一报告》在中国之声早已作古,但在我看来,深含其中的理念、意志和精髓却活了下来。央视“延用”了《新闻直播间》这个名字,“资讯+连线+评点”的形式和骨架,已在中国之声做得风生水起,精彩纷呈,连线已经成为广播记者行走江湖的制胜武器。当年将整套节目运行模板交出去时,记不清我们谁说了一句,就像看着我们的“孩子”被别人抱走,五味杂陈。十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去,你会惊奇地发现,十年前的树苗,如今已蔚然成林。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刘明霄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