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外专家热议十九大报告 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广泛共识

2017-11-19 19: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19日消息(记者曹宇) 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16日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探讨。记者也就这一概念对几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它意味着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开放和包容,意味着我们希望对话而不是对抗,意味着我们呼吁共赢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曹宇 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就是我们利益是一致的。而利益共同体的关键是责任共同体。我们要对整个世界的发展生存包括气候变化、人民生活、生存环境等方面负有责任。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发展,抵制一切包括恐怖主义、污染、自然灾害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德国发展研究所培训部主任托马斯·福斯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非常有哲学意义的战略思想。很多国家都是有一个共同的全球愿景,去寻找从宏观层面上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他表示非常赞赏中国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来为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曹宇 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命和运要结合在一起,命是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解决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问题。运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态势和未来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信息化开放的时代弘扬天下大同的思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放在命运共同体来讲可以说是“各命其命,命人之命,命命与共,天下大同”“各运其运,运人之运,运运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利益交汇、责任分担,最后走向命运共同,它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并且,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包括大国共商、共建、共享,还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新加坡办公室的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尼尔表示,我们想要所有人共同来建立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各国应该作为平等的国家相互尊重,共同去探讨问题,要抛弃冷战的传统思维,而且采取新的方式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对抗,要加强合作或者说是加强联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曹宇 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海市蜃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路径依赖和政策取向的支撑的,这个依赖和支撑就是“一带一路”。我们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各方面的路径,使得中国如何为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现政策杠杆,从而撬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院长苏格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祥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合、天下为公的优秀文明,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符合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其内涵丰富而广泛,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才能完成。

编辑: 王丹蕾

中外专家热议十九大报告 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广泛共识

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16日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探讨。记者也就这一概念对几位专家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