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中国企业(央广网记者 周阳 摄)
央广“一带一路”五周年境外采访组9月15日发自莫斯科的报道 从莫斯科谢列梅杰沃国际机场去往莫斯科市区,途径莫斯科大环69-72公里处会看到一个现代化园区,以及海尔、华晨、联通等中国品牌的标识,这里便是由中国城通集团投资建立的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俄民间贸易广泛存在“大市场”(个体商贩)模式。在2009年6月,俄罗斯将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关闭,在失去“大市场”模式后,在俄华商面临经营困局。后“大市场”时代,中国政府提出要为在俄华商建立一个稳定的经营场所,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一期占地面积20公顷,使用面积13.26万平方米,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国际化商务园区。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摒弃了过往“大市场”的模式,通过转型、升级,将园区建设成为了中国名优产品境外营销中心与中俄经贸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执行总经理杨海义接受央广“一带一路”五周年境外采访组专访(央广网记者周阳 摄)
据了解,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心进一步强化自身作为孵化器和避风港的职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综合式的服务。中心执行总经理杨海义告诉记者,目前中心为中资企业提供包括公司注册、劳工配额申请、财务托管、清关物流运输等一系列服务。此外,中心还会组织中国企业前往俄罗斯各地进行项目的考察、调研和论证。据杨海义介绍,前不久,中国纸业集团在推进的俄远东地区15亿美元的造纸厂投资项目,正是由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组织进行了前期的考察和调研。
俄中丝路创新园总经理韩众接受央广“一带一路”五周年境外采访组专访(央广网记者 周阳 摄)
今年8月16日,俄中丝路创新园在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开园仪式,俄中丝路创新园也是格林伍德的首个“园中园”。俄中丝路创新园总经理韩众告诉记者,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俄中丝路创新园的建设中,将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作为俄方园区的起点,采取“园中园”的模式,受到了格林伍德成熟的运营模式的很大帮助。
据韩众介绍,在格林伍德的帮助下,俄中丝路创新园在半年之内完成了装修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俄中丝路创新园已经开始招商,创新、旅游、教育是创新园的重点。一方面创新园将以高科技生物化学药品为基点,把俄罗斯高科技园区的一些新技术引入园区;另一方面也将作为平台把陕西省作为教育和旅游大省的教育和旅游资源推介出去。此外,未来俄中丝路创新园还将把中欧班列的运营中心引进来,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下同俄罗斯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与交往。
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主楼(央广网记者 周阳 摄)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曾评价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说:“格林伍德已成为中资企业在俄罗斯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对此,杨海义说,为了营造格林伍德在俄好的品牌形象,中心在招商时聚焦中国优质企业与优质产品,由格林伍德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背书,形成了格林伍德和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在俄形象与影响力的共同提升。
由于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在俄罗斯良好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进驻到园区内,希望通过格林伍德的平台加强同中国企业之间的交流,寻求更多在中国发展和合作的机会。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的企业进驻到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据杨海义介绍,园区会不定期举行中国产品推介会,邀请外国企业参加。此外,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还会组织园区内的外国企业参加广交会以及地方博览会。杨海义透露,今年11月,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也将组织园区内企业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据了解,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二期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二期投资规模达2亿美元,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二期将主要以会展中心为主,预计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杨海义说,由于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示范作用,未来将会把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模式复制、推广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更多国家、更多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共享“一带一路”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