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斗的中国人】郁全和:农村改革四十载 换着“金点子”装满村民的“钱袋子”

2018-10-31 15: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苏州10月31日消息(记者陈锐海)44年来,郁全和的心思全在村民身上。

  一开始,苏州长江村的这个村书记,眼睛总盯着村民的饭碗,一心想着如何让食不果腹的人填饱肚子。解决了温饱问题,他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大家的“钱袋子”上,变着法儿让它们鼓起来。如今村里高楼平地起,街坊邻居都富了,他又在盘算着帮扶周围村庄的农民。

  他这辈子几乎都搭在这些事上,足迹鲜少离开脚下这片土地,即便有时会出趟远门,也是为了把外面先进的发展经验带回来。尽管今年78岁,他依旧保持每周工作6天的习惯。女儿说他为长江村操碎了心,他却甘之如饴——“我的目的就是让曾经一贫如洗的父老乡亲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为此,他甚至把村里送出去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给拽回来帮忙。在父亲手下当了近二十年“家”,小郁书记越来越能理解老书记。她说:“我和父亲都是农民的孩子,应该努力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

  

  长江村是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村。(资料图)

  穷则思变

  如今的长江村,更像一个现代化小镇。宽敞平坦的道路两旁林立着别墅式的楼房,万米绿化道如同一条丝带,绕过一户户人家,蜿蜒进村子。7900余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5万元。生活在经济强村,人们过上了城里的生活:人人有工作,退休有社保,生病有医保……妇女之家、24小时图书驿站等基础设施几乎齐全。

  支撑着长江村成长的,是其背后的村企——长江润发集团。它以电梯导轨和健康服务等为主要业务,年总销售额达到50亿元,资产近百亿,名列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村企40多年来的发展,成了长江村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缩影。它也见证了一代代长江儿女穷则思变、勇立潮头的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前,长江村还只是一个人穷地薄、风吹沙起的小渔村,人均仅有四分地,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好儿不留长江村,好女不嫁长江郎”是当时人们对它的普遍认知。年轻人背井离乡,34岁的郁全和却在1974年被选为村书记。生长于长江村的他当时只有一个选择: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为了改变土地贫瘠的现状,郁全和带领全村人进行土地平整,花了两年多时间统一规划房屋、农田和沟渠,将1500亩高低不平的丘陵变成水浇地和生产区。那会儿没有精确的测量设备,他靠雨水的流向来确定田地的高低;土地没有肥力,他四处学习技术,引进绿萍实行增肥。1976年,长江村的千亩粮田收获颇丰,成了原沙洲县四个农业样本村之一。

  

  70年代末,统一规划后的长江村较为整齐。(资料图)

  “看准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

  “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郁全和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当时他可能没有预料到,大家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这条生路,没过多久就被堵住了。

  1978年,为了扩建港口,长江村的土地连续三次被大量征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向非土地经营。正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郁全和决定带领父老乡亲放下锄头,走村办工厂的道路。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没有项目,没有技术,一切都是零。”路在何方,没有人知道。为了考察市场,他跑遍大江南北,在各个工厂留下了寒酸的脚印。出差途中饿了,哪怕吃碗面,他都需要细细掂量。调研之后,郁全和带着村民,凭借2万元银行贷款和35万元集资,开始创办水泥厂、服装厂、粮食加工厂……以此发展集体经济,以工补农。

  创办乡镇企业第一年,全村营利15万元;接下来几年,人们重拾饭碗,不再挨饿。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饿怕了的百姓不满足于填饱肚子,郁全和更是想填满村民的“钱袋子”。他们一直在内部寻求改革,在外部寻找突破,试图摸索出一条扩张的道路。

  

  80年代,长江村村民在棉纺厂纺纱。(资料图)

  大江南北四处寻找商机后,郁全和抓住了上海一家公司急于在国内开发电梯导轨厂的商机,立马引进了电梯导轨大项目。几经波折的研究和试验后,长江村终于研发了属于自己的产品。接下来几年内,借用了合资企业和外商技术的优势,村企扩大了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90年代初拥有20余家企业,涉足8大行业

  “负重奋进,自加压力,看准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绝处逢生之后的长江村人,难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他们不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积累,还实现了从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转变,于1994年组建长江润发集团,调动了村民劳动的积极性。

  “发展要靠人才”

  以集团成立那年为分割线,长江村迅猛发展的这40余年,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二十年是求生存,后二十年是谋发展。

  “发展要靠人。没有好的人才,企业要发展寸步难行,而人才只有靠发现和培养才能获得。”2001年,集团的发展遇到瓶颈,郁全和多次劝说,把事业红火的女儿给拽回长江村。那会儿女儿郁霞秋已经从医15年,是一名技术精湛的妇产科医生。深知长江村创业维艰的她,最终还是回到故里,成了这个村子的第二代当家人,一干就是17年。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在郁全和的号召下,长江村从90年代起为到集团的大专以上学历外来人才免费提供房子,将优秀的人放到重要岗位上培养,还给他们设立了不同金额的科技股金。郁全和爱才是出了名的。看到员工太廋,他会开玩笑“威胁”对方:“不增肥就不给发年终奖”,吃饭时还老给对方夹菜。

  昔日人才紧缺的江边小村,如今变成“人才磁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才,成了一个“小深圳”。而这些人才,成了该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手。

  

  如今,长江村的村民都住上新楼房。(资料图)

  近年来,长江村调整产业布局,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收购多家制药企业和民营医院,向健康产业迈进。“在新时代,长江村也要有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干劲。”年近八十的郁全和,在集团里仍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一沓厚厚的资料,里头是一个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医疗项目。为了它,郁全和每5天就要去一趟工地,看看项目的进展情况。即便是每层楼的设计,他都要亲自把关。

  “壮大村集体不为别的,就是要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经过一村人近半个世纪的耕耘,原先贫穷的小滩涂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化经济强村。当年一心想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郁全和,现在如愿了。

编辑: 孙丁玲

【奋斗的中国人】郁全和:农村改革四十载 换着“金点子”装满村民的“钱袋子”

一开始,苏州长江村的这个村书记,眼睛总盯着村民的饭碗,一心想着如何让食不果腹的人填饱肚子。解决了温饱问题,他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大家的“钱袋子”上,变着法儿让它们鼓起来。如今村里高楼平地起,街坊邻居都富了,他又在盘算着帮扶周围村庄的农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