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粤兴粤盛】中山:广东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市 村民有本“率先奔小康”的“致富经”

2018-11-15 07: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中山11月1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1988年1月,广东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改革开放40周年、建市30周年以来,中山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对外贸易,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赶超城镇居民。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为广东省最小;2017年,中山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排名第一。

  从农业小城发展为工业强市,中山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率先小康”的“致富之路”。

  “饿”则思变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通过按手印的方式,秘密进行“大包干”,此举被认为是开了1978年后中国农村“联产承包”改革的先河。

  然而,在此前两年,广东中山板芙公社鲤溪大队下属的3个生产队就已经实现了“联产到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1月14日,原鲤溪村大队支书林德成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曾担任鲤溪村大队支书的林德成还记得改革开放前整个村子的“窘境”。1976年,整个村子有1/3的村民处于缺粮状态。当时的中山县有个标准,凡粮食年产量不超过800斤,年人均收入分配不超过100元的大队,就定义为“落后大队”,鲤溪大队的社员为了填饱肚子,很多村民不得不趁夜里人少时,到田里偷地瓜、稻谷和甘蔗等。为了解决社员吃不饱的问题,当时只有22岁的林德成也是伤透了脑筋,不得不四处到邻村借粮,以暂时渡过危机。

  距鲤溪村1小时车程的小榄镇永宁社区如今是中山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但在当年,与鲤溪村类似,全村也经历了一段吃不饱饭的日子,只不过这个时间要比鲤溪村更早。据永宁社区原支书梁卓勋回忆,1956年左右,全村只有4头耕牛,单靠种地根本满足不了全村的粮食供应。“穷”则思变,经过对全村土地、资源等的全面考量,最终大队决定利用土质较好的资源,兴建砖瓦厂,开始了村里第一家集体企业的实验。

  鲤溪村则在1978年前后开始了另一种“改革”。由于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当时负责板芙农业的公社副书记孙兆生组织干部研究如何把生产搞上去。最后一致认为把生产任务下放到各家各户,搞家庭联产承包,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要进行这样的改革,是需要胆量的。”林德成说。

  直击“痛点”

  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前的中山县诸村,按公分分配,人被牢牢地“捆”在了土地上,“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这严重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林德成对记者回忆,当时鲤溪有6个生产队,早上八点半,等到各生产队长打钟催工了,村民才懒洋洋地起床到田里开工,一天有效工作时间不足4个小时。

  落后的生产体制所产生的弊端日益凸显。1976年下半年,鲤溪村支委决定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式不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而是“联产到劳”。

  “联产到劳”是指除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外,一部分管理权也要上交给集体,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户,在统一播种、育秧、耕田的前提下,由生产队规定产量。如果承包土地减产了,要从口粮中扣除;超产部分,则全归承包者所有。

  “试验”的效果逐渐出现,实行“联产到劳”的第一年,最初改革的3个生产队,产量提高了50%,部分社员开始将剩余的粮食用作饲料,饲养家畜家禽等,并拿到市场上售卖,林德成记得,当时整个沙岗墟一带,都是自己大队的父老乡亲在卖鸡鸭等。1976年,鲤溪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到1980年,村民人年均收入已达到500元。

  比鲤溪村早一步试水改革的永宁社区尝试的则是另一种方法:发展村集体企业。据梁卓勋介绍,在60年代到70年代,其他乡村尚没有发展工副业时,永宁已根据自己的土地、人力和技术资源,率先走农工副商消费品合发展的道路,先后办起了鱼苗场、养猪场、农副产品加工等二十多间集体企业。

  11月14日,永宁社区原支书梁卓勋向记者介绍永宁社区的改革开放历程。(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由于永宁是“侨乡”,从1979年开始,港澳同胞和华侨相继回乡开办“三来一补”企业,两年时间引进外资和生产设备约合300多万元,80年代到90年代,永宁的中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高峰期时,永宁拥有384家集体企业,其中有7家产值超亿元。第二、三产业经济收入由1978年占工农业总值的30%左右,到1987年已跃升到占90%以上,成为经济的主体,永宁也成为全国首个“千万富翁乡”。

  不走回头路

  如今走进鲤溪村,只见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耸立在宽阔的道路两边,在村委会还建起了“鲤溪村老人会”,供老人在此娱乐休闲。

  据现任鲤溪村现任副书记吴金耀介绍,如今村中有80多家企业,村民主要在村企工作或到周边打工,如今年人均收入在两万五千元左右。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了有医保社保外,还会定期组织免费体检,让上了年纪的村民没有后顾之忧。

 

 11月14日,鲤溪村现任副书记吴金耀向记者介绍鲤溪村现状。(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现年72岁的村民蔡瑞湖告诉记者,其儿子目前有一家加工厂,他有时会到厂子里帮忙,但大多数时候,自己处于“退休”状态,每个月会收到村里发放的1400元左右的补助,“基本生活没什么问题,还有社保和医保呢。”蔡瑞湖说。

  与此同时,一批从鲤溪村走出的年轻人也在近年来有“回巢”趋势。90后的蔡文嘉在广州读完大学后,敏锐地捕捉到家乡的发展机会,回乡创办了一家代理公司,为来村办厂的企业完成注册手续等业务,生意一度颇为红火。

  永宁仍在不断发展集体经济。面对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社区面临土地资源瓶颈、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乏力等制约因素,永宁社区开始了新一轮改革之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生产关系……到2017年,永宁社区地方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3亿元。2017年度股民现金分红为7000元/股(计算社保、医保、卫生、治安等福利在内折合人均分红9265元)。

  成长于永宁的龙头企业永大(中山)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胶粘带制品行业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鲤溪村与永宁社区只是中山市诸多村镇进行改革的一个缩影。40年间,这些村民用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创出了一条致富路,回顾走过的四十年,已年过古稀的林德成愈发坚定地认为:唯有持续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不走回头路。

编辑: 郅怡婧

【粤兴粤盛】中山:广东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市 村民有本“率先奔小康”的“致富经”

1988年1月,广东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改革开放40 周年、建市30周年以来,中山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对外贸易,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赶超城镇居民。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为广东省最小;2017年,中山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排名第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