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看长江之变】茶里找“门道” 赣州上犹园村的生意经

2019-07-12 09: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赣州7月12日消息(记者王晶)“我家2亩田都种上了茶叶,每亩每年仅鲜叶收入就有4000多元。”7月的赣州正处于雨季,闷热难耐,天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但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梅水乡园村贫困户吉发育仍惦记着自家的茶园,他在一行行茶树旁一边轻轻地采撷着嫩芽,一边对记者说道。

  站在“中国名茶之乡”——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犹江绿月”茶园山顶,但见浓郁客家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四面环山,居其山中一点可览全村全貌,成圆锅状,故名园村。

  明清时期,“园村绿茶”在赣南茶市就已颇有名声。如今却因走出“茶园经济”现代农业的新路再度引人注目。实际上,以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赣州园村也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茶园宛如绿毯,一排排客家特色民居散落山脚。(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从赣州市区或赣州黄金机场出发,沿厦蓉高速,县道380向西,约60公里便可抵达园村。青瓦白墙的客家民居散布在沥青村道两旁,在园村山顶看村庄全貌,地形似茶壶:主村像茶壶肚,东坑似茶壶柄,一个村落像一把茶壶,仿佛在沏茶迎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莫过如此。

  然而不曾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因“人多田少”,多数村民只能选择外出“讨生活”的“苦”地方。

  园村位于赣州上犹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会看到另一个上犹: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五分田;全县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境内没有铁路、没有国道、没有高速,是国家级贫困县。

  可眼下,把山当田来耕、把茶当稻来种、把茶当花来护,是园村人致富的秘诀。园村已有几百年的种茶历史,上至老人,下至儿童,都懂得种茶和采茶。晚饭后炒茶,第二天早晨卖茶……来回往复,成为园村村民的日常劳动。

  吉发育坦言,在茶叶种植初期,大家也慌,就怕自己的那点血汗钱投进去了收不回来,也怕自己的“命根子”一亩三分地,一旦种上茶树就难复垦。为打消村民顾虑,当地犹江绿月公司头两年以每亩每年400斤稻谷的租金租赁农民农田,并免费提供茶苗。农民负责管理好茶树,采摘的鲜叶,犹江绿月公司以市场价全部收购。

  “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外出打工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工作自由,收入又有保障,很满足。”吉发育说,茶叶在农民的眼里就是“金叶”,全村近两年就有100多人脱贫致富。

  闻着茶香,沿着弯弯曲曲的游道,记者来到村中心的“茗香阁”。身着表演裙服的茶艺师钟秀华正在表演茶艺。钟秀华家曾是贫困户,父母年过花甲,弟弟有先天智力障碍。钟秀华经过培训成为一名茶艺师,既能在本村做茶艺表演赚钱,又能照顾家人。“在旺季一天要表演两三场,接待几百名游客。”钟秀华说。

  犹江绿月公司总经理陈有良告诉记者,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链接贫困户的有效机制,带动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园村绿茶,因富含“硒”元素的优质土壤,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等独特风味

  在园村茶园里行走,记者见到一排排整齐的茶树旁边都立着小木牌,上面写着这一片茶园的“订制”人;一根根白色的柱子远看像路灯,上前询问茶农得知,其实是农业物联网监控设备。

  同样是种茶,种法却早已与过去大不相同。

  由原来的人种天养,转变为科技带动土壤改良、品种普查、科技推广,加快茶叶种植向专业化、生态化转型升级。“一个可视探头就像一座小气象站,能侦察茶树生长环境,搜集各方面的信息。”犹江绿月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威丞告诉记者,通过数据分析,茶农们能准确把握茶叶生长的最佳条件,何时浇水,何时施肥,种出来的茶叶更清香爽口。

  陈威丞就是本地人,他介绍说,通过这些设备,茶园的温度、湿度,实时视频监控,都可以传到终端,供管理人员和客户查看。他谈到,这是村里推出的“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模式,通过私人订制茶园,远方客户订制的春茶可第一时间直接送达手中。新技术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变化,增加了附加值。

  

  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园村供图)

  

  一根根白色的柱子远看像路灯,其实是农业物联网监控设备。(园村供图)

  有了好产品,怎么能卖出好价钱,才是关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园村茶叶有几百亩,一到收获季节,本地卖不掉,茶民就一袋一袋挑到码头,运到船上,卖到外地。到上世纪80年代,茶叶种植增长,园村人就骑车载着箩筐去卖茶。2000年前后,县城有了专门的茶叶销售市场,茶叶品牌公司也纷纷成立,园村绿茶迈开了脚步,一箱一箱往外卖。

  2016年,园村成立了农村电商合作社,带来销售方式转变。“现在基本靠订单销售,大型超市和茶叶配送中心直接下单,不再像以前那样茶农各自为战。”陈有良颇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春茶销售季节,电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短短7天,明前茶供不应求。

  近年来,政府引导,电商企业纷纷落户园村,卖茶步入“互联网+”时代。据统计,目前,园村所在的梅水乡茶叶电商平台达5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破百万元。

  

  园村生态清洁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成为了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你看这近万亩的茶林,一年就能吸引上万游客慕名而来。”对于园村人来说,单纯卖茶叶感觉不过瘾。如何打造特色茶园,为园村定制自己的旅游特色?

  “最好的载体就是茶旅。”陈有良直言。

  记者在园村内走上一圈,颇具客家特色的门楼,随处可见。不论上屋下屋,主房大厅,每幢古民居的门楣上都有一块四周绣着花边,中间镶嵌四个夺目大字的门匾,如“越国流芳”“清白传家”“文范遗风”等,仔细品读,耐人寻味。

  

  村内的茗香阁(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不管是小憩于茗香阁,还是体验采茶制茶,寻找农家饭馆……这些都构成了园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随着游客纷至沓来,当地农户的致富路子也多了起来。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们日接待量有十几桌,而且已经稳定下来了。” 一位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

  “村民光卖茶还不够,要不断延伸茶产业链,让更多人来茶园体验、采风、洗肺。”陈有良说,“今年春茶开采期间,每天都会有旅游团或个人过来,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在园村附近,有一条林区的小火车线路保留至今。近年来园村将“茶香之旅”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重点发展。还把周边的大金山生态漂流、客家长廊等旅游资源纳入共同发展的规划,构成了园村独有的旅游集群。

  目前,园村共有茶叶基地5600亩,人均一亩半。全村共有73户农户开办了具有餐饮和住宿能力的民宿,其中有37户是贫困户。下一步,园村将以茶产业链条为纽带,融合茶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元素,不断做大做强茶旅融合文章,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 许晨阳

【看长江之变】茶里找“门道” 赣州上犹园村的生意经

园村自古因茶叶出名,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园村绿茶”在赣南茶市就已颇有名声。如今却因走出“茶园经济”现代农业的新路再度引人注目。而实际上,以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赣州园村也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