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精准扶贫驻村调研】打通最后50米 哈萨克村小巴扎开张

2017-05-14 16:38:00来源:央广网

克孜布拉克村星期六巴扎正式开张

  央广网乌鲁木齐5月14日(记者张孝成)13日清晨,阳光明媚,村口客运招呼站热闹起来。七、八张长条桌,摆满了土鸡蛋、酸奶、奶疙瘩、黑面包、塔巴馕、包尔萨克,还有带着水珠的韭菜、菠菜、萝卜、土豆;候座的长条凳上,也堆满了纸箱、塑料袋和瓶瓶罐罐;招呼站前新立的广告牌下,几根细绳系着咕咕叫的土鸡……新疆裕民县克孜布拉克村的“星期六巴扎”正式开张。

自家土特产就是最大特色

  巴扎是新疆地方话,乡村农贸市场的意思。裕民县驻克孜布拉克村工作队队长杨志国忙里偷闲,向记者解释:“考虑好几天,才从土特产销售点、克孜村巴扎等几个备用名中选定了‘星期六巴扎’这个名字。简洁明了,一周一次集中销售本村哈萨克村民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

  杨志国介绍:一直以来,哈萨克族村民习惯于坐在家里等人买鸡蛋、酸奶。这次,工作队因陋就简在村口建巴扎,就是要引导村民走出家门50米,大胆开拓市场。”他补充道,别看这个农村巴扎很简陋,一样创了纪录,它可是全国最小的巴扎。

原生态的哈萨克酸奶

  尽管在路边,“星期六巴扎”确实不太起眼。二十平米的客运招呼站,一面朝向省道,三面是蓝色铁架焊接的围栏,两排铁制长条凳,村委会的长条桌、十几把椅子和村民自带的小条桌拼凑成了摆放货品的摊位。巴扎面积不大,特色产品还不少,有土鸡蛋、酸奶、奶疙瘩,有烘烤的糕点、黑面包、巴哈利、六七厘米厚的塔巴馕、油炸包尔萨克、馓子,有庭院刚采摘的三、五把韭菜、菠菜、去年窖藏的洋芋、萝卜等,还有塑料绳系腿、尿素袋或纸箱装着咕咕叫的哈萨克土鸡。产品包装也是因陋就简,纸盒、塑料袋、塑料壶、矿泉水瓶,还有民族布兜甚至脸盆、报纸……

村民养的哈萨克土鸡

  哈萨克族妇女那提帕·卡肯一早就抢占了正对公路的摊位,摆放自己烘焙的巴哈利、黑面包和塔巴馕。她说,50岁了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巴扎卖东西,不知道怎么卖,跟着别人学吧。丈夫去世的加娜尔古丽显得老练,除了自制酸奶、奶疙瘩、包尔萨克、油果子,还带来了包装袋和纸杯。她说,先让客人免费品尝,感觉满意了再买。自己准备有空壶,方便客人装酸奶;买馓子、油果子免费送塑料袋、包装盒。

远方的客人请你赶快来

  上午十一点,太阳老高了,一辆又一辆小车、SUV、中巴车、大巴车呼啸而过,没有几辆停下来,没有一位顾客关顾。巴扎上的哈萨克妇女有些着急了,翘首远望公路,反复问驻村工作队会不会有人来买东西?工作队是不是打电话组织县乡机关居民集体来采购。杨志国忙不迭地解释,不着急、不着急,一会就会有人来。村民催急了,他也会喊两嗓:牛羊靠养,摊位靠守,急什么嘛!

  二十分钟后,裕民县卫计委的小刘开车路过,好奇地停下车来敲热闹,摆摊的妇女高声招呼他。经不住村民热心兜售,远打算看看的小刘买了两个厚厚的塔巴馕、二十多个鸡蛋和一只大公鸡,花了180多元。一位同事笑他鸡买贵了,卖鸡妇女赶紧说:不贵不贵,小刘买走了村里最帅的公鸡,贵二十块钱也值了。众人轰地笑了起来。

期盼已久的第一位顾客

  十二点多,裕民县牧业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车来了,二十多位客人鱼贯而入,“星期六巴扎”热闹起来。一会儿,大家纷纷掏出钱包,买鸡蛋、糕点、塔巴馕,买酸奶和奶疙瘩。工作队队长杨志国不停招呼客人,了解各个摊位的销售进度。看到角落里古米娜·热依木江的酸奶一直没有卖出,杨志国掏出30元钱塞给古米娜,鼓励她大声招呼客人品尝酸奶。杨志国也帮忙吆喝:“欢迎大家来农村购物扶贫,凡是买东西的顾客一人奖励一杯酸奶。”短短半个小时,古米娜的两大壶酸奶卖了个底朝天,80多个鸡蛋也被抢购一空。古米娜脸上绽开了笑容。

消费者大批光顾

  中午十四点前后,裕民县农办、扶贫办检查工作的车路过,也都停车看个稀奇。一些司机买了饮料、酸奶和村民烘焙的糕点。县扶贫办主任张培根说,“早就听说克孜布拉克村的土鸡不错,这次碰上给我挑两只吧,算是支持村民创业创新”。35岁的俊俏媳妇再依尼甫紧走几步上前,边抓鸡边说,“我家的土鸡很少喂饲料,不加添加剂,鸡扒拉牛粪羊粪,吃着虫子和青草,纯纯的绿色鸡。”

  下午四点,下地浇水、撒化肥的男村民陆续返回村里,看到巴扎上人很多,也来凑热闹。他们端来土鸡蛋,提着公鸡、母鸡,请摆摊妇女捎带着卖。此时,去县城卖牛奶的巴哈提古丽也回来了,了解到“星期六巴扎”生意火爆,赶紧催促儿子抓几只鸡,拉着煤气罐、矿泉水和麻辣烫赶过来。村民纷纷围上来,你两串、他三串,大口品尝5角钱一串的麻辣烫,全国最小的巴扎越发热闹起来。

民族村的巴扎热闹起来

  一辆白色牛头车疾驰而过,又倒了回来。原来县委书记邹义伟检查乡村维稳工作路过此地。邹义伟逐个桌子查看,询问村民卖的什么,卖的怎么样?听说平均每个摊位都卖了200多元,多的卖了400多元。他兴奋地说,都说创业难、创新难,走出家门就不难。县里、乡里引导大家喂鸡、养鹅、种植果蔬,喊了多少年,村民总是守在家里,等客上门。这一出来就不一样,走出家门50米,就走出了一个新天地。

  这时,加娜尔古丽的小女儿端着一杯酸奶,跻身上前,请县委书记品尝自家酸奶,希望书记支持帮助新开张的“星期六巴扎”。邹义伟连身称赞:酸奶好喝,小姑娘勇气可嘉。他表示,下一步县里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村民扩大庭院养殖、种植规模;扶贫办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农副产品包装加工培训,带领村民参观考察霍尔果斯、巴克图口岸,引导更多村民走出家门,勇闯市场。人群中响起噼里啪啦的掌声。

手里点着钞票,心里承载希望

  夕阳西下,“星期六巴扎”摆出的货物所剩无几,摆摊妇女陆续收摊回家。加娜尔古丽以成本价卖出了最后两个塔巴馕,数了数,一天卖了300多元,刨去成本有200元收益。细细数着挣来的钱,加娜尔古丽露出灿烂笑容。

  工作队队长杨志国收尾,看到几位妇女还有零星存货,就掏钱一股脑收购了。看到这情景,第一次卖特产的那提帕·卡肯笑着说:“杨队长多多准备钱,下星期我要多多准备土特产,你一定要帮我卖呵。”

第一次出门卖土特产的那提帕·卡肯说,挣钱的感觉真好

  杨志国爽朗地笑着说:“没问题,下周末附近团场要举办山花节,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游客会蜂拥而来,工作队也会招揽县城居民下乡赶巴扎。你就多多联系邻居、亲戚朋友准备鸡蛋、土鸡和酸奶、塔巴馕吧,到时候保证销售一空。”

编辑: 曹宇
关键词: 巴扎;克孜布拉克;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