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荒漠化治理的鄂尔多斯经验:鄂尔多斯绿将浸染“地球村”

2017-09-10 17: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鄂尔多斯9月10日消息(记者郑颖 金建军)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为何花落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北有库布其,南有毛乌素,东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硬梁区,沙化面积最高曾达到90%之上。沙漠像一块会传染的牛皮癣,向四周扩散。“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大黑风刮起来,人坐在马车上,愣是看不到自己的马”……沙子在和人抢地盘,怎么办?

  鄂尔多斯人坚定了一个信念:要生存,先治沙。从植树治沙第一代领军人宝日勒岱到执着植绿的老队长贾道尔吉,从“种树种到联合国”的王果香,到“治沙女杰”殷玉珍……他们一代接一代干,每一位治沙人背后都是几十年与沙漠的持续较量。

  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开始,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年代“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90年代“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进入21世纪的“绿色大市”奋斗目标……鄂尔多斯一棒接一棒地跑,沙漠中的从点到线,从线到片。

  只有亲自走入鄂尔多斯,亲眼目睹一座座沙丘的悄然消失,亲身干感受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巨大变化,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心灵的震撼,什么叫沙漠中的绿色传奇。

  沙漠有了绿色,就有了希望。鄂尔多斯人用长期不懈的拼搏奋斗,诠释了永不止步、永不停歇的绿色精神、绿色追求。今天的绿色行动,就是将来的绿色记忆。时光在变,绿色精神永存。

  防沙治沙是一场与大自然斗智斗勇、争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艰苦斗争,既要避沙之害,还要兴沙之利。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累计争取上级林业建设资金96亿元,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落地生根;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达184.5亿元,“六区”绿化、碳汇造林、城市核心区百万亩防护林生态圈、重点区域绿化等地方林业工程如火如荼。

  目前,全市以亿利、东达等为代表的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80多家。企业利用沙漠中广袤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和沙漠旅游,形成沙漠治理和生态产业开发的聚集效应。

  目前,东胜区每年从事沙棘种植及销售的农户有6000多人,人均年增收近千元,年新增沙棘种植面积10万亩,实现了“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良性循环。

  绿一片山川,兴一群产业,富一方百姓,产业拉动让政府、企业和农牧民形成了三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目前,鄂尔多斯已建立了荒漠化治理示范区200余个,衍生了生态产业化基地30余个。

  

  敢吃“螃蟹”的鄂尔多斯,让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理论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荒漠化治理,世界看中国方案,中国有内蒙古实践,内蒙古有鄂尔多斯经验”。这豪迈的有些惊人的口号,其实是有根据的。对于鄂尔多斯来说,复制或照搬不是长久之计,方向只能自我摸索、坐标只能自我修正。鄂尔多斯的突围之路,是用双脚走出来的,用汗水趟结实的。一代一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多种适合于本土、可借鉴于世界的治沙经验。

  “因地施策”。库布其沙漠的“南围、北堵、中切隔”治理模式;毛乌素沙地的“庄园式生物经济圈”模式……面对浩瀚的沙海,鄂尔多斯探索创造出了荒漠化治理六大技术体系100余套核心技术,支撑起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技术取得最大效果的治理模式。

  “沙里淘金”。产业化的理念治沙在“生态治沙、生态绿沙和生态富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弯道超车,走出了一条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之路,创造了沙漠地区的“绿色发展样本”。

  “严进严控”。让工业化思维进入生态领域,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建立起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最严门槛监管机制,用制度红线守住了绿色底线,并严格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

  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3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较2000年提高14.54个百分点。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表示,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应该广泛推广到非洲、中东、拉美等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造福当地人民。

编辑: 赵亚芸
关键词: 鄂尔多斯;荒漠化;地球村

荒漠化治理的鄂尔多斯经验:鄂尔多斯绿将浸染“地球村”

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为何花落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