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草根”创业者到“大掌柜”:“中国网店第一村”到底有啥魅力?

2018-05-26 09: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义乌5月25日消息(记者傅炜如)让来自河南的创业者周东亮想不到的是,曾经被浙江义乌电商 “打败”的他,竟在这里“拜到了师、学到了艺”,在义乌青岩刘村实现了他和兄弟们的创业梦。

  

  青岩刘村

  从一个普通的城中小村,发展成为“中国网店第一村”,浙江义乌青岩刘村近十年来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演了到无数从草根“创业者”到电商“大掌柜”的神话。

  2005年,义乌青岩刘村完成旧村改造。由于其毗邻义乌市场和江东货运市场,一些拥有敏锐市场触觉的人开始在青岩刘村从事电子商务,从而带动了一股风潮。此后,无数草根创业者的梦想在青岩刘这个面积仅有0.28平方公里的小村子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青岩刘村

  同村创业前辈成“引路人”

  “在青岩刘村的每个角落,都有我的老师”

  对于今年33岁的周东亮来说,梦想“开花”的过程并不容易。最初,他和兄弟一起在湖南长沙做玩具的实体线下销售,在传统商业受到低价和电商销售的冲击后,2014年7月周东亮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村”,很受启发,当晚就从长沙直奔青岩刘。

  

  记者采访周东亮

  “当时年轻气盛,憋了一股创业的劲儿。想着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跑来向浙江人学习。”周东亮回忆说。刚来青岩刘那会儿,他租下了村里的一间民房,他和5个兄弟一起上下铺睡在一间屋,剩下的全做客服、仓库以及打包。然而,人生地不熟的他,想“取经”也找不到门道,来了一段时间,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

  周东亮一直相信机会并不会从天而降,真正让他“扎根”在青岩刘的是同村创业前辈的引导,以及整村的创业氛围。2014年的一天晚上,周东亮和兄弟在楼下夜市吃饭,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谈论电商话题,于是周东亮兴奋地跑过去“拜师”。出乎他的意料,村里的同行都十分愿意分享创业经验,他们还把他拉入了“卖家联盟”的微信群,定期会请老师开展一些免费的培训和沙龙。那年双十一,同行还给他传递经验,出谋划策,这让周东亮敲开了成功的第一扇门。

  

  周东亮公司里正在做网络直播的年轻人

  “在青岩刘村的每个角落,都布满我的老师。跟着他们学习后,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这打拼的信念。”周东亮回忆起来仍满怀感激。同时,他在青岩刘村也感受到了创客们“抱团取暖”的好处,周东亮说:“这里的快递真是便宜!在全国,无论新疆西藏,一公斤以内的一单都是3块2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包邮。”

  3年多时间里,周东亮的公司从5人发展到50余人,从1家店铺发展到8家店铺,其中包括了5家淘宝店铺,3家1688批发网站,2017年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5000万。

  时至今日,以“互联网+多地域融合、多产业驱动、多要素支撑”的青岩刘模式已成为全国众创乡村的一个样本。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2.5万多名从事网络销售及相关产业的工作人员,3200多家注册网店每天向世界各地卖出各类商品,日均出单量达10万单。

  尝到“触网”甜头后毅然转型

  互联网助力迎来事业“第二春”

  周东亮的“导师”、青岩刘当地村民马樟良十多年前“触网”后,再也离不开它的甜头。6年前,马樟良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陶瓷、玻璃餐具实体店。他发现,以前特别看重的“区域优势”不再是优势,店铺只是客户的体验中心。

  在传统市场中打拼多年的他决定转型做电商,2001年,马樟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驻了诚信通,开起了网店。但由于没有专业团队运营,自己又完全不懂互联网,网店也就逐渐被搁置。

  

  马樟良

  2009年,马樟良的房子租给了一群做电商的年轻人。看着年轻的租户们每天热火朝天地忙着接单、发货,收入还相当可观,已经四十岁的马樟良有了再试试的想法。他开始在网上学习网络课程,参加沙龙会议,不断学习电商知识,拍照、运营、包装等都一一学习。同时也开始招贤纳士,组建专业的团队。2011年,马樟良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电商团队。

  5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马樟良家中见到,他家的一层被打造成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展厅,货架上陈列着玻璃容器、陶瓷瓦罐、炖锅、瓷碗等产品。地下室当作了打包仓库,绿色的传输带将货物运送到一楼。二楼是员工的办公区,里面有客服、美工、研发、设计、运营等,三楼房楼的一个大房间被专门用来做摄影室。

  “我做电商时已经年纪大了,很多人觉得我精力跟不上了,也跟不上时代。我只有不断跟上年轻人的思路,不断学习,一有想法就去做,才不会被电商淘汰。”马樟良说。现在他正致力于内容营销,通过“网红”美食达人来营销自己的商品。

  作为实体产业转型电商,马樟良也在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目前,马樟良不仅仅在各种网上平台拥有线上店铺,更在青岩刘打造了首家线下实体展厅,消费者可以在实体展厅切身感受产品的品质与款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联动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竞争力。

  电商创业大学生让青岩刘“闹”起来

  配套设施、创业中心为其注入活力

  在青岩刘村,人们谈论的话题,始终绕不开“互联网”。走在大街上,线下体验店各类商品整齐陈列。装货车不时经过,不远处的居民楼里,几乎每一幢都藏着网店。

  

  青岩刘村

  青岩刘村党支部书记毛胜平告诉记者,9年前,电子商务还未进入青岩刘时,村庄还没有今日的活力。青岩刘村旧村改造成新民房后,村民住房面积大幅增加,民房闲置。

  如何将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成了村民的头等大事。当时,电商还是新兴事物,与村庄仅隔一条街的义乌工商学院,不少学生利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区域优势,开始淘宝创业。村里与义乌工商学院合作,引入电商创业大学生,成立全国首个村级网商服务组织,学生们成为青岩刘第一批电商创业群体。于是,青岩刘村开始热闹了起来。

  

  义乌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园

  在毛胜平看来,青岩刘村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网店第一村”,它的魅力不仅在于这里房租便宜,离货运市场近,更重要的还有齐全的配套设施。这里的物流就是一大优势,村里20多家不同的快递公司开了30多个快递收货点。“我们一个村每天发货量大,村里可以出面和任何一家快递公司进行谈判,给我们一个快递协议价。物流上就节约了很大的成本,非常适合刚刚创业的人。”毛胜平说。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主动要求跟村里签订合作协议,给这片区域优惠的物流价格。

  此外,村里实施了百兆光纤入户、公共wifi免费全覆盖的网络工程,成为浙江首个智慧数字村。

  村里深入打造的“创业孵化中心”也颇受创业者的欢迎。在这里,创业者可享受工位、电脑、培训教学、货源对接等免费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走上电商创业之路。

  

  青岩刘创业孵化中心

  如今,一波又一波的青年创客们,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不约而同地被这个小村庄吸引。于他们而言,“中国网店第一村”义乌青岩刘的魅力到底在哪里?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记者手记

  在周东亮办公电脑桌面上,写着“越小越强大,越小越精神”,他一直用这句话激励创业路上的自己。在交谈过程中,记者一直被周东亮充满活力的情绪所感染。整个青岩刘村,记者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活力。像周东亮这样的创业者在这里集聚,每一间民房里,都藏着一个个激情澎湃的创业故事。

  电商是浙江经济一大特色,但随着近几年电商大潮的兴起,竞争也愈发激烈,创业更显艰辛。这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青岩刘村的创业者们活力不断?

  关键还在于人。抱得了团,你带我、我带你,创业氛围自然就形成了;追得上潮流,这里做电商生意的人思维活络,身在小村,却眼观大局、心系世界;干得起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蚂蚁雄兵”的不懈奋斗精神来打拼创业。

  最重要的是,吃得了苦。这是什么样的决心?是“骑着自行车来,开着宝马奔驰出去”的硬气;是“当晚买了火车票赶来浙江”的果断;是“白天当老板晚上挤上下铺”的拼劲。

  当别人问,为什么成功的人是你?周东亮说:“当你放弃的时候想一想,放弃和遗憾哪个更痛,就坚持下来了。”

编辑: 刘拓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草根”创业者到“大掌柜”:“中国网店第一村”到底有啥魅力?

让来自河南的创业者周东亮想不到的是,曾经被浙江义乌电商 “打败”的他,竟在这里“拜到了师、学到了艺”,在义乌青岩刘村实现了他和兄弟们的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