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楠木湾:“空壳村”的蜕变

2018-06-22 21: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重庆6月22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刘力冉川)千万年来,蛮荒一片,古树参天,浓雾笼罩。“吼……”一声吼叫,引得众鸟惊飞,树影摇动——那是彼时的楠木湾,杳无人迹。

  “砰!”600年前的一个清晨,一把利斧砍在一棵金丝楠木上,闷响声在密林间回响。那批采伐皇木的工匠们,成为了深山密林里的第一批“居民”。从此,这片山、这片林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变了。

  600年后,当重庆酉阳县楠木湾的村民试想当时的场景时,心里有对先民征服自然的崇敬;也有对无数古树倒在斧锯之下的惋惜;还有对家乡大树进入皇宫成为栋梁的自豪;更有对幸存下来的那8株古楠的无限感激。

  因为,这8株古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未曾想到的变化,也让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体会。

  新面貌

  一条宽敞蜿蜒的柏油路,一头连接酉龚路,另一头延伸至两罾乡内口村的楠木湾。路两旁的泥土里,新栽植的海棠、紫薇、格桑花和一串红等十余种花草树木,与野生的松树、柏树、楠木树一道,让村寨显得生机勃勃。

  “金丝楠木古树是我们乡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但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两罾乡乡长黄国芙介绍,今年,该乡结合“一房五改”和全县“栽花种草”工程,通过民宗项目、政府补助、春季植树等渠道筹集资金30余万元,在辖区公路沿线栽植大量花草树木,进一步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环境更美了!”这是村民共同的感受。与环境变美相呼应的是水、路、灯等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

  “满意,非常满意!”在石门坎村2组,70岁的村民冉茂三由衷地说。在他家旁边,几名村民在给一个在建的文化广场铺文化石。广场背后,两座六角亭已建成。这里今后将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歇息、聊天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好地方。让冉茂三感觉十分满意的不仅如此。政府考虑得十分周到,还组织工人为他家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硬化了街沿,修了梯坎。石门坎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冉福全介绍,这是正在实施的“楠木佳乡”项目,不仅包括公路沿线的房屋风貌改造,还有修建文化广场,安装污水管网、路灯及绿化等项目。冉福全说,对于房屋不在公路沿线的村民,也能根据实际情况享受到“一房五改”或危旧房改造政策,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产业红利。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石门坎村,在近两年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两罾乡的各个村都有着类似的改变。

  新生活

  在内口村,走进村寨,一条条石板路把家家户户连接在一起,路的两旁绿树成荫。枝头挂满果实的梨树,与竹篱笆以及褐墙白壁青瓦相呼应,构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农闲的村民坐在树下乘凉闲谈。有的讨论最新的惠农政策,有的讲述村子的新变化,又或是简单讲点各自的家长里短。谈论的话题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这是内口村人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

  几年前,内口村还是两罾乡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村民收入微薄,在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为了摘掉“穷帽子”,改变旧模样,该村从整顿村支“两委”干部队伍作风,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着手,继而开展水、电、路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之后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等,一举发展成为被大家观摩学习的先进村。

  从“空壳村”到先进村的转变,除了政府的大力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助推产业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村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扩建公路过程中,不少村民义务让出自家土地。为了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大家都积极支持,有的人甚至让出了自家菜园子。”内口村党支部书记冉远江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让环境更美了,产业得到发展了,村民的生活也变了样。

  曾经光秃秃的山上栽上了树、种上了花,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也成了经果林。曾经在外打工的冉国兵回家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红火;原本几兄弟住在一起,用水都困难的冉鸿搬进了“别墅”……更重要的是村民信心更足了,真正迎来了新生活。

  新理念

  有游客曾对村民说:“是享了金丝楠木的福,是古树庇佑了你们。”树能保佑人,当然是一种唯心的说法,但是古树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金丝楠木并不是两罾乡独有的。在600多年前,以及更远古的时候,两罾乡及周边的一大片区域都盛产金丝楠木。那时,古树参天,遮天蔽日。

  “永乐迁都”时期。明成祖朱棣下令,一批由官员带领的石匠、篾匠、铁匠和劳工组成的浩荡队伍,进驻龚滩,并在龚滩、两罾等区域大量采伐金丝楠木。

  在锋利的斧锯之下,数不清的金丝楠木毁于一旦。加之后来人们伐木建房、炼铁、烧柴,金丝楠木几近绝迹。

  2015年初夏,一篇“酉阳发现金丝楠木群 最大树龄超600岁”的新闻稿发布后,这里的金丝楠木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关注。随后,当地政府迅速行动,竖立警示标牌并聘请村民看护。

  后来,林业部门对其进行挂牌保护。当地政府也因势利导,一边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金丝楠木群,一边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要加大保护力度,严禁砍伐破坏。

  “这些古树今后能为我们带来财富。”当干部这样宣传时,有的村民曾不以为然。但当一名外地木材经销商找上门来,表示想用22套房的价格买下那8株金丝楠木古树时,村民才恍然:树或许真的值钱。不过,村民并没有答应木材经销商。一方面是认为这几株古树是村子里的风水树,更重要的是大家认为祖祖辈辈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树,不能在这一辈人手中被砍掉、卖掉。

  让村民没有想到的是: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真的有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一波接着一波。这里的乡村旅游火了,也让村民家里的土鸡蛋、老腊肉、土蜂蜜变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土特产;甚至连田地里、山坡上以往无人问津的野菜、野果也成了香饽饽。

  “古树能带来财富不假吧!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要把生态保护好,环境维护好,不然游客是不会再来的。”当干部再次讲起这个道理时,所有村民都由衷地表示:“那是,那是!”

  “假如山是光秃秃的,哪个还来这里旅游?”坐在自家房前宽敞的坝子上,村民冉鸿感触颇多。这个早年也曾上山伐木取柴的汉子,早已放下斧头,在政府引进的民宿项目带动下,成为了一名民宿经营者。

  “绝不准砍,就连扯根苗苗都不行。”金丝楠木群旁的一个长椅上,一名身穿蓝布衫的大爷正坐着歇凉。他说,如今这里保护古树、爱护生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为大家都知道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让他们住得安逸,还能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现在,就算拿城里生活和我们换,也不干!”大爷笑着说道。

编辑: 孙永政

楠木湾:“空壳村”的蜕变

千万年来,蛮荒一片,古树参天,浓雾笼罩。“吼……”一声吼叫,引得众鸟惊飞,树影摇动——那是彼时的楠木湾,杳无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