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传承梦想,扬帆远航

2017-05-05 08:59:00来源:央广网

  海风不断吹来,今天是个扬帆起航的好日子,刘嘉敏和往常一样,来到广东阳江海陵岛上的这个天然港湾进行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全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做准备。

  记 者:你几岁开始玩OP帆船?

  刘嘉敏:我初一的时候来这里玩的,现在都高二了。

  记 者:你觉得好玩吗?

  刘嘉敏:好玩啊。

  一松一紧之中,刘嘉敏娴熟地通过手里的绳索控制船帆的方向,一张一弛之间,小小帆船载着少女的航海梦想穿越这片古老的海域。

  早在四五千年前,居住在南海之滨的南越先民就已经使用平底小舟,从事海上渔业生产。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庆新:在秦汉的岭南考古特别是广州的汉墓考古中,发现了陶船模型。广东地区原来就是靠海靠水,水上行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交通是用船来实现的。

  来到广州博物馆搜寻古船的考古实证,副馆长罗兴连向我们介绍了这件独特的藏品复制品——东汉陶船。

  罗兴连:这一艘东汉时期的陶船模型,它是1954年在广州的沙河顶出土的,它是一艘在内河兼浅海航行的客货两用的船。这个陶船模型长50多公分,高大概16公分左右。

  从外观上看,它的结构复杂完备,船前系锚,船尾有舵。船分三个舱室,船头还有一个小篷,这是防浪用的,浪头打在上面,河水就被挡了回去,不至于灌进船内。

  罗兴连:最重要的是船尾舵的发明,这个舵的发明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这件陶船模型在1978年,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来到了广州博物馆,开始他认为中国的船开始使用舵是在三国的时候才有的,但是他看到这艘陶船模型之后就修正了这个观点,他发现中国在船上使用舵不是在三国时期,而是在更早的东汉时期就开始使用舵了。

  船上有锚有舵,已可纵横内河与浅海,可是要想探秘深海去远航,非帆船不可为。

  据三国时期史书《吴历》记载,“黄武四年,扶南诸外国来献琉璃。”,也就是说,公元225年,当时扶南与南海诸国的使臣时常来献宝物。吴国孙权对扶南特别重视,特派遣朱应、康泰出使扶南。

  这次航行是目前所见到的文献中,中国第一次派出帆船船队,由专使通过南海航路到东南亚各国,这是海上丝绸之路里程碑似的大事件。

  李庆新:比较大规模的造船,我们可以看到史料记载就是在唐宋以后,包括指南针的使用。当时的船只有的挺大,像唐代的一些船只可以坐五六百人。因为指南针的使用,中国的船只甚至可以到波斯湾地区去。

  张国辉:这个船总长有34米,这个船就可以跑整个东南亚。它的载重量有320多吨,这算是好大的了。

  张国辉出生在福建沿海,18岁开始造船,从建造远洋的帆船到现在的船模,张国辉和船打了50多年交道。这一天,他带我们来到泉州古船博物馆,一艘南宋沉船就陈列在这里。

  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附近海滩上捡了很多烂在泥沙中的木板。正在此地考察的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经考证,这里正是南宋德祐二年的古沉船遗址。这艘沉船应该是载着南洋等地的货物从海上归来的商船,不幸沉在了家门口。

  这艘南宋沉船是较为典型的福船。

  记者:福船最典型的特点有哪些?

  张国辉:最典型的特点主要是这个船船长和船宽的比例基本上是3:1,船底是尖底,它的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好。吃水深度比较大,它的重心会比较稳,重心越深船体越稳。

  这艘南宋沉船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13个舱区,这项名为“水密隔舱”的技艺,增强了船舶的抗沉性,提高了船舶的自救能力。船舶水密隔舱技术直到600年后才逐渐被其他国家造船工艺所吸收,至今仍在现代造船业中普遍使用。

  在我国帆船航海时期有三大船型,除了福建的福船,还有广东的广船和江南的沙船。

  罗兴连:这是明清时期广船的模型。

  记者:这个船好像是有说法的。

  罗兴连:对,它叫“红头船”,也叫“大眼鸡”,因为它的船头是红色的,船的桅杆的上半部分也是红色的。它叫大眼鸡是因为船头的两侧有两个大的黑眼圈,像两只眼睛,所以就叫“大眼鸡”。广船的特点就是,它的船头是尖的,船身是狭长的,上面宽下面窄,这样航行的时候可以减少风的阻力,航行会比较快。另外,这种船多是用铁力木造的,铁力木就比其他木材建造的船要更加坚固。

  在广州博物馆,我们见到了独具特色的广船模型,副馆长罗兴连介绍说,在清代实行一口通商时,广州港的海船保有量有1600艘,总吨位约20万吨。当时广州港以东的洋面,从琶洲到珠江口停泊了大量的洋船、蕃舶,江面上各种帆船满载着各种货物扬帆而过,把珠江江面挤得沸沸扬扬,热闹异常,这种繁荣在维持了将近一百年后仍然依旧。

  罗兴连:这个苏哈尔号是根据公元8世纪的时候,阿曼的一个航海家叫奥贝德,他驾驶这样的一个“双桅三帆”的帆船,根据他的故事做的这样一个船的模型。当时8世纪的时候,航海家奥贝德就是驾驶这样一艘帆船,上面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动力设备,也没有我们所知道的罗盘、牵引术这样掌握方向的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海上航行了两年,来到了中国,开启了阿曼和中国相互友好往来的一段历史。

  阿曼航海家阿布·奥贝德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位抵达中国的阿拉伯人。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那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就是取材于他的这段经历。

  1978年,中国与阿曼建交,苏丹卡布斯陛下命令工匠造一艘仿古船,进行一次辛伯达式的远洋航行,目的地就是中国广州。苏哈尔港是阿曼的传统造船基地,此次仿古帆船的建造就在这里进行,这艘船被命名为“苏哈尔号”。

  罗兴连:阿曼人民对自己的祖先能够用这么原始的一艘船航行到中国,这么一段历史是非常自豪的,所以在1980年的时候,他们一路航行到广州。后来,大使馆根据这艘船制作的模型赠送给了我们广州博物馆。

  中阿两国十分珍视这份传承千年的友谊。2008年4月,北京奥运圣火海外传递第九站,也是唯一的阿拉伯国家站,就选在了阿曼苏丹首都马斯喀特一个人工环岛上,当年“苏哈尔号”仿古船从广州回来后就被安放在这里。北京奥运圣火在“苏哈尔号”前点燃,古老的辛伯达故事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记者:这个帆你觉得好控制吗?

  刘嘉敏:不好控制。就是这个舵抓不稳,它晃来晃去,稍微推一点它就会原地打转、原地打转,会碰到头。

  刘嘉敏:哎呀,浪好大啊!

  刘嘉敏:快啊!——走啦!——小心浪啊!

  队员们:嘉敏加油!

  在同伴的鼓励下,刘嘉敏扬起风帆冲向海浪。

  帆船,承载了少女对海洋的无限渴望;帆船,承载了几千年来人们对海洋的蓝色梦想,它让海洋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它使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供稿:文艺之声《文艺大家谈》

  采制:李津婵、林强军

  演播:苏扬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