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鉴真东渡 传播文明之旅

2017-05-06 08:30:00来源:央广网

  烟花三月的扬州,古运河渡口,平静的河面,已没有古代的繁忙。扬州作家陈跃讲起了1200多年前在这个渡口发生的一段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

  这里就是扬州的古运河,位于文峰塔下的古运河。扬州是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当年在天宝二年的时候,鉴真大和尚就是从这个码头,开始东渡,这是他在扬州第一次东渡。他有六次东渡,其中三次东渡是从扬州出发的,因为扬州是江淮重镇,是唐代重要的造船基地。

  鉴真大师,中国唐朝高僧,出生于公元688年,扬州人。如今扬州大明寺山门外的墙壁上写有“鉴真故里”四个大字。

  大明寺副住持仁永法师:鉴真大师原来是我们大明寺住持,唐朝的时候。当时日本僧人到中国来,在大明寺请鉴真大师东渡弘法。这个碑叫“古大明寺唐鉴真和尚遗址碑记”,尤其到了宋元以后,慢慢地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寺庙和鉴真大师有关系。后来民国期间,在大明寺发现了一块古碑,当时日本有一位官员就来考证,很欣喜,因为鉴真大师在日本大家对他非常推崇,听说这里原来是鉴真大师的道场,后来就立了一块碑,还请韩国均,当时的江苏省主席,这是他题的。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天,日本高僧荣睿和普照奉天皇之命,邀请中国高僧东渡弘法。在大明寺鉴真史料馆,扬州政协文史委主任王虎华讲述了日本力邀高僧传律法的原因。

  王虎华:这个时候日本在宗教出了些问题,主要是戒律上要求比较松弛,他们希望吸收中国佛教的办法,有声望的和尚来主持受戒仪式,如果符合就受戒,不符合就不行,不能谁说当和尚就当和尚。

  当时的日本只是引进了佛教的经文,却没有引进佛教的戒律,导致日本僧人不守戒律,逃避赋税,成为国家的不安定因素。日本只想请一位中国高僧,却没想到请到了名扬天下的高僧鉴真。

  王虎华:鉴真东渡日本最大的文化意义就是佛教文化的意义,有很多人因为去日本很困难,一百个人去一个成功率都很困难这样的情况下,弟子有畏难情绪,这个时候鉴真说,他有个名言:“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为了传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你们不去我去,我就去了,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子就纷纷响应。

  在东渡的12年中,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和僧人告密,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屡屡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遇狂风怒涛,他们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靠吃生米、喝海水存活。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

  漫长的东渡过程中,先后有三十多人死于海难和伤病,二百多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笃志不移,百折不挠。唐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 年,经过二个月的海上颠簸,66岁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受到日本举国欢迎。鉴真大师在日本一心弘扬佛法,直到圆寂。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大师面向西方,故土的方向,坐化于他建造的唐招提寺。

  2016年12月,中国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演出,主演田浩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田浩江:我们在日本演出时受到观众热情的欢迎,很多时候谢幕,我走出来,观众在叫鉴真,鉴真。观众叫的就是鉴真。

  鉴真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法,还带去了中国的工艺、建筑、医学、书法、绘画、茶叶、香道等等,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鉴真和尚东渡的时候带去了很多人才吧?

  陈跃:对,这些人才都是唐代一流的手工艺人才。他的僧人团队中也有医僧,就是医术高明的僧人,扬州的玉雕匠人,剪纸匠人,还有漆器匠人,都是在他助手里。

  仁永:日本人对鉴真大师非常崇敬,鉴真大师可以说是日本的文化恩人,传过去不仅有佛教,还有书法、建筑,还是医药的祖师,过去日本药袋子上都有鉴真大师坐像。

  王虎华:他在建筑方面很有研究,他在长安曾经参加过小雁塔的建造,他后来移居唐招提寺,建造了唐招提寺,现在看来建筑很了不起的。其次就是在雕版印刷,豆腐制作技术是鉴真带去的基本上没有异议的。其次,他带去的文物,书法、佛经,对日本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鉴真在文化方面对日本的贡献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初春时节,樱花开满了大明寺,著名的樱花大道上安放着鉴真大师的坐像。如今在扬州,在鉴真大师的故里,依然能强烈感受到他的影响力。

  仁永:我们建了鉴真书画院,鉴真史料馆,鉴真图书馆,还有由大明寺和扬州市政府发起的鉴真国际马拉松,已经是世界田联的金标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用佛教高僧命名的马拉松赛事。他不是有取火仪式吗?还有个祈福仪式,是在我们的鉴真纪念堂开始的,相当于奥运火炬,点火仪式在这里开始。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有座石灯,长明不灭,这是鉴真大师像回归故里时日本唐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顺长老所赠。而在日本唐招提寺也有一个这样的长明石灯。

  不灭的火焰,象征着世界文明的薪火相传。

  海上丝绸之路,漫漫二千年,它绝非单纯的贸易之路,也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之路。鉴真东渡不仅是一次佛教东传的成功之旅,更是流芳千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实践。

编辑: 王文伟
关键词: 丝路;海上;鉴真;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