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家风
传播核心价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系列融媒体报道
《中华家风》第一季|⑨ 清廉守节
蔡永合,台北人
在漳浦佛昙投资生活已27年
最近一年多来,他的车上循环播放
广播剧《一代相国蔡新》
循环播放,逢人安利推广。
“坐我的车,一定要听这部剧”
“不听也要听”
广播剧《一代相国蔡新》:
我蔡新就要做这样的官,一生一世永不动心。
《一代相国蔡新》:为国选才
蔡永合:
我们很光荣啊!祖辈有这么好的风范,清廉正直,通情达理。非常好!真的可以教化下一代,给我们下一代做很好的典范。
大清朝“太傅”的地位
蔡永合引以为傲的两位帝师蔡世远、蔡新,叔侄二人,分别是乾隆、嘉庆的老师,身后均被册封为太傅,诏令入贤良祠。
蔡世远
字闻之,号梁村,乾隆帝师。
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
为人耿介敦厚,“严义利,守志节”。
蔡新
字次明,号葛山,嘉庆帝师。
历任五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总裁、太子太傅。
官居高位,但“笃操持,不矜张”。
一门叔侄两帝师
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他们
为师 鞠躬尽瘁
为官 清正爱民
成为修身治国的典型人物
漳浦下布村村口,叔侄纪念雕像
漳浦城南,叔侄都出生在梁山脚下大南坂镇下布村,家族是宋代名儒蔡元鼎的后裔,世代书香之家。
蔡新故居
旧居在清初由蔡新曾祖父蔡而煜始建,先后诞生6位进士20位举人,特别是蔡世远和蔡新两位太傅。
蔡世远父亲蔡璧教导他
“吾一生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
母亲吴氏严管他
“一丝粟必问所从来”
在长辈的教育下,蔡世远虽身居高位,但为人重义轻利,治家清苦朴素。
在《跋祖祠规条》中,蔡世远写道:“忠厚居心,天必福之。勿以气凌人,勿贪其非有……”这些要求与父母的教诲完全一致。
蔡氏家训摘选
【严辨义利】
愿诸子弟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现在居家处世何若,将来居官理民何若,醇此孝恭之念,守其廉洁之操。
【父慈子孝】
愿诸为父兄者,各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此蔼然恻然惇然之心。
【勤俭持家】
人有常业,必兴其家。忠厚居心,天必福之。勿以气凌人,勿贪其非有;勿为赌荡不法之事,勿为游手无常之人。
漳浦洞野 蔡世远祠堂“二希堂”
蔡世远逝世后,家人无力发丧。灵柩送回漳浦,从洞野水域上岸,为节省费用,就近安葬。蔡氏族人20多人从下布村迁徙到洞野守墓、定居,繁衍生息。
270多年前,洞野蔡第二代蔡建德携妻吴氏渡台,传后裔于台北内湖、内埔、八芝兰、圆山、外溪口等地,称“金浦蔡”。
100多年前,蔡永合的曾祖父带着打谷筒,渡过“黑水沟”,赴台垦荒。
蔡永合的曾祖父去了台湾还再回来
把三代的神主牌带回祭拜
蔡永合和漳浦的缘分,离不开另一位蔡氏后人,漳浦两帝师文化研究会蔡水枝会长,当年他在佛昙负责招商。蔡水枝铭记祖辈训诫,“认真做事、感恩做人”。
1992年,二位“亲同”一见如故
蔡永合回忆:
我本来是到深圳,地都选好了。92年7月19号来这里,本家到机场接我们,解说、接待,我认为他人非常好、很诚恳,所以我才回来。
蔡水枝:
他们也很好,对公益事业做了很大贡献,铺桥造路他都站出来。自己赚到钱了,员工工资也要提,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很好!
蔡永合:
提工资,因为我也是打工出身。每个打工仔都想多领一点福利、工资,将心比心。员工都是我们的资产,该给的就要给。
办工厂、做公益,为员工谋福利
蔡永合秉持先祖蔡世远教诲
“常存此蔼然恻然惇然之心”
宽厚待人,敦亲睦邻
蔡世远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中写道:“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为要著。愿诸子弟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醇此孝恭之念,守其廉洁之操。”
写出好文章仅仅是一个方面,立心、制行更为重要。但愿诸子弟忠实于人伦道德之理,按照社会行为规范,遵守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严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蔡水枝努力推动两岸宗亲交流、推广两帝师文化
蔡水枝:
希望我们蔡氏后人要宽宏大量,净化心灵,去除斤斤计较、沾沾自喜、卑微低下的念想,常存和蔼、恻隐之心。
蔡新纪念馆
蔡新府第 家风馆
蔡氏家训
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
蔡新对待乡邻十分亲近随和。下布村与邻村溪南发生纠纷,族人找到蔡新希望他向地方官施压,借助官府力量为本村撑腰。蔡新却说:“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以此教育族人要邻里和睦,不结仇隙。
涨工资、做公益花的都是大钱
但蔡永合也有“抠门”的时候
两块钱都要和员工计较
不过,蔡永合说,这是
蔡世远、蔡新清廉勤俭家风
给他的启发
中午公司用餐,四菜一汤扣两块钱。为什么不是免费提供?对不起,这两块是管理。煮多了倒掉不仅是我的损失,是全人类的损失。这些资产是要留给子孙用的,不是我们这一代用光。这个观念我和他们讲,慢慢就接受了。
手捧《廉政两帝师》,蔡水枝致力推动帝师文化。
听说洞野村蔡世远墓地
要开始整修了
女儿们刚从台北过来
蔡永合就带着她们一同前往
对于蔡永合来说,洞野是家族的根。三百年前,这里先有墓,再有守墓蔡族人,形成洞野村,开枝散叶到台湾,蔡家先人的故事、良好的家风熏陶着无数后辈,他也会像蔡水枝会长一样,一直说下去。
记者手记
致敬家风“金牌销售”蔡大哥
文/刘扬涛
蔡永合大哥:
您好!
从3月初次见面采访,到前不久完成拍摄,您的真诚、乐观让我印象深刻。27年来深耕大陆,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而最近,其实您还有一份新工作——销售,蔡氏家风的推销员。这个身份,我想您不会反对吧?
坐上您的车,听什么没得选,广播剧《一代相国蔡新》循环播放,有且仅有!
坐下喝杯茶,说什么没得选,“我很光荣。我们家有两位帝师,你们家有几位?”
看到这,大家一定会给您这位“金牌销售”五星好评的!
摄制那天,从27年前到大陆投资办厂,说到今年中美贸易战,行业不景气,人生境遇起伏,您侃侃而谈。但,说到您坚持做的这件事情,却突然卡词,NG了很多次。
(场景回放)
蔡永合:我没有强迫大家听啦,我只是邀请、介绍大家听。
杨桃:不是哦,蔡大哥,这可是你亲口说的哦,我有录音的。
蔡永合:我有这么“鸭霸”哦?是真的很好听,可是说“强迫”太绝对了啦,我是介绍……
杨桃:就是这种霸气的感觉才真实啊。再说,这也真的是蔡家的光荣嘛!
蔡永合:对啦,我真的很光荣!我们祖先有这么好的风范,清正廉洁,通情达理……
就在这样的真情流露中,视频里的这一段拍摄顺利通过了。“旁观者清”,蔡大哥,您对先祖“如滔滔江水般的”崇敬之情,大家都会记住的。当然,首先一定是记住被您“安利”无数遍的蔡氏好家风——两帝师蔡世远、蔡新的清廉正直的品质。
谢谢您,让我看到家风传承的另一种方式,让我真真实实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能传递的鼓舞人的力量。
后期汇总公号资料,您的“本家”蔡水枝会长传来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1992年你们的合影。当年,两人意气风发,蔡大哥您也正如“家风”系列里的台湾青年一般,甫到大陆创业拼搏。缘分使然,您放弃条件成熟的特区深圳,选择到“连路都没有”的闽南乡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位不惜一个月6000多块国际长途费,也要联络到您的佛昙招商局蔡水枝主任;这位你们返乡过年就帮忙看管工厂的“本家”,您说:“本家人很诚恳,我内心感激,不能辜负他,所以我来了。”
从做生意到做兄弟,从做老板到做邻里,生活在佛昙,“像家人一样”。其实,佛昙本来就是您的家。原来,这里正是先祖赴台垦荒繁衍的出发地,您也正是帝师蔡世远的后代,“先祖蔡世远说过,常存此蔼然恻然惇然之心,这也是蔡氏家风留给我的教诲。”
第一个提出给台资企业员工提工资,因为“将心比心,员工是我的资产”;
村里员工有需要就出钱出力,因为“向心力要够,不是说给很好的待遇就够了”;
办免费午餐却坚持收2块钱管理费,因为“资产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不能我们这一代用光”;
在台北热情接待赴台交流的漳浦宗亲,因为“蔡新爷说过‘有万世溪南,无百代宰相’,大家都是一家人。”
家风寻访,可以是一次具体线路走访,是一次见诸有形的故居之旅,但,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去推动先祖典范精神的宣传、耳濡目染去践行祖辈的优秀家风家训,甚至在交往中去“安利”、告知更多人,这何尝不是对家风的传承?同样值得记录和感谢。
谢谢您,家风“金牌销售”蔡大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对台湾节目中心 全国青联秘书处 联合出品
监制:黄少辉 乐艳艳 景临
策划:刘立忠 赵博
审稿:梁晓蕾
记者:刘扬涛
播音:杜月媚
音频制作:江凯
鸣谢: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台港澳节目委员会
漳浦县两帝师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