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陈爱海:央广“养人”

2016-07-27 16:07:00来源:央广网

  

  初到央广,20年前广电总局还叫广电部。

  作者:陈爱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证券节目部主任

  音乐编辑:李聪(音乐之声)

  如果用四个字来描述你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印象,你会怎么说?要我说,这四个字是:央广“养人”。

  做了20年央广人,就得出这么个结论?不要奇怪,我说央广“养人”,不仅仅是说央广把我从一个黑瘦的小伙子养成了白胖的中年人,更重要的是,20年来我从央广汲取了太多营养——业务能力提升的营养、实现自我价值的营养、感悟为人之道的营养。

  我的家乡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里没有手表,没有闹钟,但几乎家家户户门厅的柱子上都挂着有线广播,每天都能定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什么时候该出工了,什么时候该做饭了,都以广播节目的开始或结束为准。那时常听大人说的话就是“广播响了,该做饭了”或者“广播停了,该睡觉了”之类。我与央广结缘,就从那时开始。

  那时的我不敢想,后来自己会成为央广人,但冥冥之中,我与央广有缘。我上的高中,是县里的普通高中。我的成绩不上不下,不拔尖。但1992年高考时“剧情逆转”,我的成绩竟然在全年级四五百人中排名第三,超出重点线十多分。

  填报志愿时,看着《招生简章》上高不可攀的全国重点高校名录,我一眼看中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之所以选报广院,我有两个考虑:一是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成绩都不错,作文比赛回回得奖,既然是广播学院,肯定要写作,正好可以发挥我的特长;二是《招生简章》写的广播学院地址在“北京市东郊定福庄”,我想这样开在郊区的大学,可能没什么人报吧,竞争不会太激烈吧。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村里人说,广播学院?那你将来可以到县广播站工作了。我对此不以为然,怎么也得上饶广播电台吧——到校后才得知,选报广院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它知名高校,毕业后一般也不至于分配去地市级电台。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歪打正着,我和央广的距离就这样拉近了一大步。

  1994年我上大三时,实现了与央广的零距离接触。今天的经济之声,那时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1994年之前,第二套节目每天都重播第一套节目的部分内容,没有自办节目。从1994年开始,二套要自办节目了。初办时期,人手紧张。时任第二套节目综合信息部主任李戈华,派人到广播学院新闻系找几位大三学生来实习帮忙,我就是5名实习生之一,主要工作是帮着指导老师编辑当时第二套节目每逢整点播出的《中国广播信息》栏目。

  

  那时的编辑要学会熟练使用开盘带录制节目

  这实习生岗位我一干就干到了大学毕业。20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段经历,我每每颇有感慨。李戈华主任等部门领导和同事,对我这个来自革命老区、编辑节目也还算上手快的大学生格外照顾,不但一直为我留着实习岗位,到后来还给我开出每月300元的劳务费。这样,大学毕业之际,我不仅一次性还清在学校期间的全部无息贷款1000多元,还给家里寄了几百元。对于出身贫困家庭的我来说,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有力支持,更是精神上的莫大鼓励。

  

  深入企业采访

  1996年,我从广院毕业,进了央广。我不善言辞,没有背景,有的只是在台里实习期间部门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来到这里,我怀着满满的感激之情。那时我就想,这里给了我机会,就算广播这篇大文章再难做,我也一定要踏实工作,好好回报她。这听起来像写决心书,但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当时的第二套节目,定位于“经济科技信息”,然而工作之初,我的经济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证券知识几乎为零。看着电脑屏幕上红红绿绿的K线、不断跳动的数据,我觉得做这工作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所幸央广“养人”,20年的广播人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对为人之道的感悟。

  

  在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现场

  20年来,我从信息节目和证券节目编辑做到节目制作人,从只对广播采编略知一二的新闻“菜鸟”,做到今天的财经评论员、证券节目部主任。我所在的栏目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2007年度经济之声《天下财经》获此奖项,我是节目制作人和责任编辑;2015年度经济之声《天天315》获此奖项,我是节目监制。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夺人耳目的成就,但我自认为可以无愧于“央广人”的称号。

  今天,媒体竞争空前激烈,很多媒体人惶惶不安,我却始终不曾动摇对央广的信心。作为一名广播老兵和老央广人,我想说,在央广,谈不上富有,却也不清贫;算不上轻松,却也不劳累;不太可能名利双收,却也可以甘之如饴。就像长线股民对某只股票的执着,不论上涨还是下跌,不管繁华还是落寞,过去坚守,现在和将来还是坚守。

  现在年轻人喜欢说“累觉不爱”,我对广播、对央广的感情则是“爱不觉累”。爱上这一行,爱上这个单位,工作再忙,任务再重,照样吃得香,睡得着。这看似简单,在我看来却是工作生活的高境界。

  20年的广播年华,我青春的词典里没有“后悔”两个字;相信再过若干年,等到我退休的那一天,我职业的词典里一定会有两个字:无悔。如果人生还可以再来一次,如果还可以选择,我还做广播,我还选央广。不为别的,只因为央广“养人”。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陈爱海;广播;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