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刘黎黎:路途琐记

2016-08-02 07:27:00来源:央广网

  

    作者:刘黎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副主任

  那些和工作有关的“边角料”

  6月23日下午两点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遭遇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灾害。傍晚开始,伤亡严重的消息刷屏。晚上9点,特报部三个小伙儿已经在前往首都机场的路上,只是盐城当地风大雨大,前序航班还在无锡,极端天气里飞机太不靠谱。

  部门微信群里一个多小时的内部讨论,关于交通工具,关于要带什么装备,终于在近夜里12点,判断当晚飞机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早6点多北京到徐州的高铁,从徐州再包车去阜宁。

  就像曾经的每次突发,地震、泥石流、水灾、火灾、空难、踩踏事故、沉船事故……特报记者都是赶赴现场报道的第一梯队。灾难发生,部门内部从来不用点名安排,大家看到客户端推送的消息都会主动请缨,研究路线,准备装备,灾难现场一周左右日日夜夜连轴转,这些都是常态。

  2010年底至今,我已在特报工作六年半,每年新年,我都有一个固定的新年愿望——天下太平,数次见过灾难现场的生离死别后,这四个字真是由衷的愿望,只有没灾没难,才可能家和万事兴。不过,愿望之所以称为愿望,多数时候都实现不了,每年总会有几次突发打破日常的平静。然后,就有了特报部,这支所谓的央广“特种部队”的身影。

  我从来没问过别人怎么看特报部。工作辛苦?典型的白+黑,7+0?是不是特报的记者都有点心理阴暗?舆论监督报道总在揭别人短,突发事件又总是和人的生死分不开?特报的记者会不会性格另类?采访总是独来独往,长此以往估计没几个朋友。都对,似乎又都不对。

  从我个人讲,不后悔人生最好的年华花在特报,我想特报多数的记者跟我的想法差不太多,因为我们的经历确实有点不一般。

  |住在哪儿?

  刚刚从空军飞机上下来,准备投入玉树地震报道,这是大家的装备。

  特报的工作有两块儿,舆论监督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不多讲,自然是台里包圆一切费用,不拿采访对象一分一毫,在差旅标准范围内,自己找宾馆。碰上有些突发事件,住哪儿还真是问题。

  地震、泥石流这类突发,当地房屋损毁严重,还可能有次生灾害,出发时大家都会背上睡袋,做好走哪儿睡哪儿的准备。

  在灾区,部队就是我们的大本营,多数时候,都会住在救援部队搭起的帐篷里,条件艰苦,有时候甚至无法照顾性别,只能“男女混住”。印象深刻的和住有关的经历一共三次。

  玉树地震,前方记者在帐篷内赶稿。

  玉树地震,当地海拔高,走路都得控制速度,频率派去的记者分住在几个部队的帐篷里。我们蹭武警的帐篷,只有一顶,七八个人男男女女挤在一起,没有床,褥子直接铺地上。当时虽然已经4月份,当地夜里温度很低,只记得穿着羽绒衣披着冲锋衣,坐在被子里写稿子,手还在发抖,我的状况已经是高原反应最轻的一个,还有同事头疼欲裂,满脸通红,吸完氧气还继续工作。

在芦山采访

  芦山地震,军事中心协调下,男女可以各一个帐篷,晚上写完稿子太晚,一早又要给纵横连线,我好像只进去睡过一晚,其余时间要么露天直接睡在睡袋里,要么睡在我们“指挥部”的危房里。露天睡着开始下雨,太累不想动弹,拿衣服遮住脸,接着睡;坐在危房里写稿子,后半夜突然余震,本来坐地上抱着电脑写稿,赶紧往小院里跑,余震一停,接着进危房写稿子,第二天才知道那次余震5.7级。

  舟曲泥石流回访-泥石流冲击带的源头

  舟曲泥石流,我和王娴、还有保镖孙稳住在泥石流冲击带旁边,已经废掉的旅馆里,最初没电没水,因为距离冲击带只有二三十米,大夏天里,尸体腐败的味道实在浓烈。

  |吃什么?

  芦山地震,部队战士给百姓蒸的馒头

  到了灾区,吃什么还真是问题,尤其是头两天部队的补给还不充分的时候;艰苦些的地方,找热水都不容易,方便面也不是想泡就能泡;手里分到的矿泉水、包里背着的干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送给了安置点的群众……不过,也有许多和灾区连在一起的和吃有关的记忆。

  在灾区,一碗老坛酸菜方便面就很满足;如果吃到部队供给的米饭拌菜,那绝对是幸福感爆棚;在芦山地震中央台的“指挥部”里,有天晚上我采访回去晚没赶上饭点,小院的主人专门炒了一盆类似老干妈炒饭,也许饿极,也许四川人的手艺太好,炒饭被我一个人吃光,事后军事中心的陈欣还感慨,他本来也想来点,没想到我能干掉一盆!那盆炒饭的确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炒饭。

  前几天,我部现在唯一的女记者周益帆当天往返河北青龙县采访,一整天基本没吃饭的周女神在回程的火车上发了条朋友圈,“终于踏上返程,我旁边的阿姨在吃一种淳朴的奶油蛋糕……让我想起景谷地震那次,我徒步往里走,遇到一群解放军,坐在路边一个棚子里吃辣条的味道,只好假装借了一个凳子,坐着闻了一会儿辣条的味道,然后继续自己一个人往里走……”

  也是云南,昭通地震。当地有个特色调味品——蘸水,因为受灾,吃食有限,去昭通采访的记者们人人品尝到了蘸水这种看似简单随意,却味道十足的个性调味品。记得潘毅从昭通回来爱上了这口,还专门从淘宝上买来蘸水,那段时间,他不管吃什么都习惯性蘸点儿,听潘毅推介蘸水,那绝对是人间极品。

  |坐什么交通工具?

  芦山地震,原特报记者潘毅开赴宝兴的三轮摩托上

  怎么去事发现场,在当地如何完成采访任务,可能每个特报记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飞机、火车、长途汽车,出租车、摩的以及徒步……可能一次采访,以上这些交通工具,特报记者都能用到。

  2010年,去广西河池东兰县调查王子发案。凌晨两点半飞机抵达南宁;南宁到东兰县长途汽车四个多小时,山大路窄,错车都不容易;在县城搭了辆面包车去武篆镇,不记得是几座的面包车,超载之后满满当当人挨人,还搁着老百姓在县里置办的生活用品,有人买了几只鸡被想办法安置在了车顶上;到了镇上又花钱坐了辆摩的,乡间土路上颠簸了近半小时,到了王子发家拉乐村时,屁股已然不属于自己。

  今年春节前,王逸群和任梦岩登上上海到成都的列车,和2000多名乘客一起体验温暖回家路,逸群没有返京又直飞到了昆明,后转长途车,颠簸着去了云南巧家投毒案主人公钱仁凤的家里,同样山大沟深的颠簸路途大概也让逸群印象深刻。江苏阜宁的龙卷风现场,逸群在部门的微信群里发了个小视频,他截了辆村民的摩托去灾情严重的村庄。

  类似的情景,每个去过突发的特报记者都经历过,如果带上计步器,每天采访刷个两万步没有问题,实在走累了或者徒步无法抵达的地方,村民会很友好的让我们搭他们的摩的。

  当然,我们也坐过高大上的交通工具,比如去玉树,坐着空军的运输机轰鸣着直达玉树机场;当然,也有同事遇到过危险,比如遇到过车祸,越野车四脚朝天,好在人只是轻伤。

  感觉自己写了半天,都是些在特报工作的枝枝节节,和正儿八经的采访写稿以及与当事人周旋等等都没什么关系。再啰嗦几句,特报部的记者个个能单打独斗,有人嘴里含着U盘录音笔混进了富士康,有人揭黑被人跟踪,躺在建筑装修的平板车上躲过了一劫,有人被派出所带去问话,有人索性被摔了采访机……如果把出差去过的地方,做过的报道都用调色板画上颜色,不管是吃住行,还是点滴的采访经历,对特报记者来说,大概都有独特的色彩。

编辑: 徐芳
关键词: 广播;刘黎黎;路途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