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王健:没被偷走的初心

2016-08-02 08:41:00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王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新媒体副总编辑

  小偷窃取了我的收音机

  却没能偷走我的梦想

  和广播结缘,始于一段心碎的经历。

  我三岁的一天,父母上班我上幼儿园,晚上回家才发现家门被撬,家里进了小偷。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不富裕。家里最值钱的三样东西不翼而飞:一把不锈钢刀、一桶豆油、一台收音机。这其中,收音机的离去让我颇为心碎,因为天天给我讲故事的话匣子没了。当然,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结论是,父母当时真的很穷。

  许多年后我曾向美国同学讲起这个真实的故事。它可以最生动地告诉西方人,几十年间普普通通中国家庭的财产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真的很快!

  1998年,我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人民广播的一员,恰逢广播处于最低潮。那是一个电视的黄金时代,见到陌生人时无论我怎样吐字清晰、一字一顿地告诉对方我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方总会口误并说出“你们中央电视台……”。时间长了,我也懒得给每一个人纠正错误。

  回顾那几年,生活的窘迫和事业的徘徊常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毕业拿到第一笔工资那一刻,我曾经信誓旦旦地打电话给母亲,并发表了自己的“独立宣言”,但到了月末却只能红着脸打电话希望父母贴补我一点。后来的每个月,发工资时都开心不已,月末时总免不了嗦手指头度日。

  试用期工资减半的压力,伴随着转正得到了缓解,但当我进入新闻中心后,业务上的压力随之而来。记忆中,老编辑给我改过的稿子,到处都飘满了“气球”。印象最深的一次,我的稿件被老编辑改过后,只留下了“各位听众”四个字,其他部分全被删改。面对着面目全非的稿件,我深深质疑自己的能力和职业方向。现在想起来很幸运,内心徘徊之际我选择了咬牙坚持,而非放弃。

  专题部、地方部、编辑部、夜间部、采访部、午间部……,我在中国之声(新闻中心)战斗过的部门越来越多;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主任……,我所尝试过的角色越来越丰富,经验也在一点一滴中得到积累。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初心”很简单——少让老编辑批评稿子差,多让主持人夸赞稿子好。

  当然,新闻业务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且行且珍惜。稿件不好被人骂的“噩梦”,后来也常常发生。在中国之声采访部工作的日子里,因为人员有限,一些采访任务派不出人来常常自己拎着采访机上阵。一次去国家体育总局采访“全运会倒计时一百天发布会”,主席台上的两位官员拿着讲话稿做了一通官样文章,我所采访到的声音素材少得可怜。想尽各种办法,我对稿件做了“拯救性”处理后发给《报摘》带班主任“铁帽子王”审定。后来的剧情可想而知——“铁帽子王”并不知道稿件是笔者写的,在电话中痛斥该稿件声音元素单薄,用了“太屎了……#&%^$#”等语句,并希望我管理好记者队伍。羞愧万分之际,我在电话中表示该稿件理应做“枪毙”处理。

  故事并未到此截止,后续的两件事让我的自责稍有放缓:一是“铁帽子王”当晚觉察出笔者情绪的异样,打过电话来再度商讨稿件,安慰了笔者失落的心情;二是多年之后,当天主席台上的两位官员,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肖天和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先后接受组织调查。

  当然,在人民广播的日子并不总是“伤心太平洋”,许多记忆都很美好,其中就包括“评论员”的经历。伴随着中央台改革的深入,以评论引领舆论渐成趋势。2008年中国之声改革后出现了“评论员”的角色,这三个字在我心中有千金的份量。1994年高考时,我的总分在全省排在第三名,几乎可以选择任何专业作为职业方向。然而那一年,就是因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冰点》等一系列新闻调查和评论类栏目的感召,我果断选择了新闻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

  第一次以评论员身份坐在直播间是2008年。美国留学回来恰逢美国总统大选,台领导果断拍板,让我和另一位同事进入直播间,实时介绍CNN直播美国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竞选辩论的情况。尽管在美留学期间,我对美国的竞选政治很感兴趣也仔细研究过,但坐在直播间中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向听众介绍,依然是前所未有的尝试,起初的紧张可想而知。但伴随着辩论逐步深入,紧张感渐渐被兴奋感所代替。那种夹叙夹议的表达,让我面对话筒时第一次有了“释放思考”的感觉,我甘之如饴。

  2009年,我作为中国之声改革后第一位本台评论员走入直播间;

  2011、2012年,我作为评论员在后方参与全国“两会”直播评论;

  2013年,习近平首次出访并发表重要演讲,我的角色同样是直播评论员;

  2013、2014年,我建议改革直播评论模式,由评论员在前方通过自己的观察实时点评,获总编室和领导批准,我也以“前方评论员”身份参与18场重要直播;

  2013、2014年,《新闻纵横》连续两年开设评论专栏《王健两会观察》;

  2013年辽宁全运会,我参与了开闭幕式的两场重要直播;

  201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纪念大会,我在大会堂做直播评论;

  2014年,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我参与了三场重要直播的评论工作;

  ……

  时光荏苒,我对新闻业务的热爱和对人民广播的热情与日俱增。时至今日我已经在新媒体的舞台上做着与传统广播完全不同的工作,但这同样是在另一条战线上拓展着广播的广度和深度,它所眺望的是广播的明天。

  留学期间,我曾向美国同学发问:“你们最信任的新闻媒体是哪一家?”他们的答案中没有CNN,没有美国三大电视网,也没有老牌纸媒《纽约时报》或《华尔街日报》,只有一家:NPR(美国公共广播)。作为广播人,我感到惊喜,也为广播的生命力感动。

  很庆幸,在我三岁时小偷窃取了我的收音机,却没能偷走我的梦想!

编辑: 徐芳
关键词: 广播;王健;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