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冯会玲:感恩有你

2016-08-02 09:49:00来源:央广网

 

在2016年两会上提问 

    本期作者:冯会玲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

  音乐编辑:李聪(音乐)

  感恩有你,“中国之声”

  几天前跟好朋友聊天说起到中央台工作的时间,仔细一算,居然已有17年。想想眼角的皱纹,头发里藏不住的白发,不免感慨,1999年夏天站在台西门口等着被接进门实习的情景似乎还近在眼前,居然不知不觉间已在这栋高楼里工作了17年。上个月去采访96岁的九叶派唯一健在的女诗人郑敏,她说近100岁的生命,“快得像翻日历一样”,何其形象。

  2003年5月23日,对,这个日子应该是没错的,那一天,我正式成为中央台的一员,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眼泪忍了半天才没掉落。立刻想起1999年决定留下来的时候,前途一片茫然。终生会记得,爸妈赶到北京,希望能够劝我回去,我却始终不肯。妈妈拉着我的手泪如雨下:爸妈怎么舍得让你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母女俩抱头痛哭一场。4年后,终于接到人事的电话,才感觉双脚真的是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北京的土地上,不再是随风可飘远的漂泊一族。

  走进当时位于7楼的社会生活部时,我对广播节目怎么做,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办公室里的每一位我都称呼老师,也是真正的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从温柔无比的温秋阳老师那里要来一期她对一位老人的专访节目,不到10分钟,我却整整听了一下午。一遍又一遍,我试图听懂记者怎么开头,怎么问话,怎么配乐,怎么结尾,怎么录串词……几十遍听下来,恍若上了好几天的大课,我听到了温秋阳老师与采访对象几乎没有隔阂的采访,听出了她写稿时字斟句酌的仔细,也听懂了她藏在节目里的真情,对广播节目的感觉居然因此清晰了一些。

魏漫伦老师当年的评语

  再后来节目改版,有了《人物春秋》,那4年半,真的好美啊。能够面对面和一个采访对象采访3、4个小时,采访一群盲艺人可以跟着他们采访好几天,现在想来,何其奢华。那时稿件的终审是魏漫伦老师,牢牢记得,她用铅笔或是红笔在打印出的稿子上标出各种标记,常常会在某一个词语旁边写下一段话:这个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我猜想你想表达的意思是……,若是这样,这个词是否更合适?除了文稿中的这些标记,她还会在前面的稿签上写下一段总体评语,三行五行,却是当时《人物春秋》节目组的同事最盼望看到的。写得好的,她会写:这篇稿件是非常好,非常好的!都有哪些好,也都会一一列举,看得人嘴角都忍不住要上扬几度。若是写得并不满意,她也会写下如果哪里做出调整和修改,将会更好之类的话。前一段时间翻出厚厚一摞的旧稿件,翻看一遍那些稿签上的字,还是舍不得丢弃。

  走进北车采访

  有一段时间任捷老师审稿,她轻易不改稿,但看一眼她递稿件过来时的眼睛,大概就能知道她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高兴了,她会一遍遍叮嘱,要给采访对象刻张盘,一定要快递给人家啊;写得实在不满意了,她像自言自语般唠叨:非要用那么长的篇幅写那一段吗?你想表达什么呢?话不多,可是仔细看稿,好好想想,就能懂她指出的正是稿件的大问题所在。要不然就会在节目合成的时候,她会突然出现在身后,看似不经意路过的样子,合成到某段,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这段录音先出,不用那么长,串联词在这里压混,节奏,节奏立刻就有了,是不是?

  采访二人台歌王辛礼生

  2008年8月改版,有了中国之声。做惯了25分钟的人物专访,面对2分钟一个连线,3、5分钟一个人物专访,真是觉得这节奏让心跳都比平时加快了一些似的。最初分到《新闻纵横》,节目播出时间是早7点到10点。编辑要求从下午4点熬到第二天的10点下班,18个小时啊,每天晚上熬到2点左右的时候,真觉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眼睛里没有光亮,脸色一水的青黑,一个个面目狰狞的样子。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新闻纵横》节目组的领导王化强居然还能各种奇思妙想地编排节目,不是让编辑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想方设法去录到漂在海上的搜救船下一步的搜救措施,就是把各种看上去脑仁就疼的财经问题问得家长里短般熟悉又俏皮。很多时候,不到6点59分,他都还要再对编辑发过来的各路稿子绣花般修修改改。当时在导播间就想,亲爱的听众啊,您可会想到,主持人念出的那2、3秒的一个问题,却是两位编辑可能查了仨小时资料才拟出的呢?

  后来又到了特别报道部做舆论监督记者,主任李宇飞是老《新闻纵横》的老记者,他们那一队人马,哪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是一长串影响深远的舆论监督报道。而我的同事们,陈秉科、丁晓兵、杨超、梁兴旺、白宇、白杰戈,也是个顶个的强悍啊,做舆论监督的记者遭人恨啊,各种跟踪、威胁,甚至主动求助的采访对象会从手里夺走最重要的证据……那一年,很多篇被疯转的舆论监督报道都出自我身边的这些“大侠”之手,我常常拿着他们的稿件仔细琢磨,那些看起来那么难采访到的录音他们究竟是怎么采到的?

  在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2010年元旦,我从特报转到时政采访部。中国之声最大的一个部门,也是各路人才各显身手的好地方。财经,国际,体育,社会,哪一个领域的问题都足够一个记者好好下功夫去琢磨。而采访部的记者们,每个人都要同时兼顾好几个领域,最焦虑的时候,自己负责的两三个部委同时有新闻要解读,要报道,头大好几圈,光接节目组的约稿电话都能接崩溃,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做出独家,做出被竞相转载的好报道!这个魔鬼般的地方让记者们烦过,恼过,甚至恨过,可是就因为它能让记者永远在热乎乎的新闻现场,离开它,却是一件极其煎熬的事情。

  和权胜老师合成节目

  2015年11月以来,中国之声陆续推出文化印记的系列报道,这个系列让广播通过电波传递温度和情怀。也是在做这个系列报道的时候,我们再次切换频道,从提供快餐到尝试做色香味俱全的大餐,8分钟的一个节目,背后可能是3、4天的奔波忙碌,连轴转的采访,一堆的录音。可就是在几秒几秒的录音挑选、一字一句的反复斟酌修改中,我们找到了广播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因为这个系列,很多人得以和广播特写的大家任捷老师、权胜老师有亲近的机会。任捷老师会一字字修改,被替换的那句话映入眼帘,你似乎就能感觉到情怀的温暖扑面而来;而权胜老师,常常闷声不说话半天,等把一堆堆音响清晰地“排兵布阵”好,这才脸色清爽地说一句:画面,这样出音响,画面的层次就出来了!站在一旁,真是捣蒜般点头:对啊,声音是有层次的,声音是能让听众眼前出画面的啊!

  如今又来到午间节目部,再次和人称九爷的赵九骁老师同部门。做观察员,写犀利评论,还能值班写稿编稿件,衣服永远新潮而得体,一件10年前的蓝色工作服也能被他穿出IT行业高级工程师的味道。偶尔看到他蒙着眼睛思考,良久拿去眼罩开始字斟句酌写下评论,不禁感叹:才子九爷,笔下字字用心才得。

  17个年头,已经不再是年轻记者了,回想过往,被刁蛮的采访对象气哭过,被一通通催稿电话追得崩溃过,记不清多少回左手抱娃右手写稿,不记得多少次在点出节目发送键的一瞬间紧张得手抖……可是却记得那些面对话筒掏心掏肺的采访对象,记得冒着各种危险把关键证据交到我手里的那份信任,记得很多采访对象如今已是生活中常常来往的至亲好友。当然也记得采访采访完盲艺人要回北京,他们拉着我的手问:甚时候还能见?记得写邢丹意外去世那期节目,录最后一段不过百字的串词,录一段哭一阵,天亮了,眼睛也哭成包子的窘相;不会忘某期节目播出完,许久不联系的同学或是朋友发来的信息:听广播听到你的声音了……最好的年华,我为广播忙;心里感恩,广播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幸福。

  和中国之声的同事们同游故宫

  17年间,换了5个部门,不知道未来还要换多少次。身处藏龙卧虎之地,仔细端详,每一个人都有着过人之处,出手即是精彩。也是因为在这样的平台,一直懂得要不断努力才能跟上这支浩荡的队伍。爱广播,谢谢它,让我成长,给我收获,让我与这么多的高人同事,感受那么多与广播有关的精彩……

编辑: 徐芳
关键词: 广播;冯会玲;感恩有你;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