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朱晓蓓:一入主控深似海

2016-08-02 11:17:00来源:央广网

  

2003年,在老主控机房实习的我。

    作者:朱晓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传送中心办公室主任

  音乐编辑:李聪(音乐中心)

  2003年大学毕业,我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入台培训结束后,被当时的技术运行中心主任领走,分配到了主控部。见到我的主控部主任不太乐意,说为啥给主控分配来个女孩。初入职场充满工作热情的我被这么明显地嫌弃了,颇有些不平,主控是个啥地方,咋还搞男女歧视呢?!

  主控是个啥地方?主控的同志们对于当时我这个主控唯一的40岁以下的女同志很是热情,每个人都告诉我,主控机房是中央台的核心机房、是心脏、是要害,是所有节目的交换中心,负责所有节目的监听、监看、应急,是中央台播出节目的最后一道关口——高大上啊!

  我的实际感受是什么呢?前三天,科长给我介绍主控机房的系统、设备、工作流程。对于一个北京广播学院计算机系第一名毕业的人来说,小菜一碟吗?No,No,No。我发誓,我在广院除了C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我也学了广播电视技术概论、声音信号与系统、电视原理。可是这里的矩阵、音分、塞孔盘、光端机全是新名词,光是认设备、记名字、了解功能就费了好大劲,最可怕的是,休息了两天后,一回来,一看一屋子设备,各种各样跳线,各个眼熟,却是叫不出名字的尴尬。

  2008年奥运会前,在老主控机房演练(浅蓝色大褂的是我)

  机房常年22度,冬暖夏凉,人手一件蓝色大褂,穿上乍一看以为是肉联厂的职工,但是这件长相普通的大褂却是防静电服,上班必备,以免静电打坏设备。一次警卫班的小战士来借扫帚,看见穿大褂的我就叫“阿姨,能借我扫帚吗”?那年,我21岁。

  当时的主控机房一班两人,必须保证24小时有人,吃饭、上厕所都只能轮流去。除了日常巡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监听节目,随时准备应急。一旦发生事故,一人判断指挥,一人应急跳线,必须在30秒内处理完成。因为主控不能停,主控一停,中央台节目就彻底中断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可是事故哪能天天有,都是在线设备也没处练习,只能自己时时暗暗模拟,务必保证出了事故准确应急。

  事故的特殊性在于谁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出事故,可能是你放松警惕在想午饭吃啥的时候,可能是两人热火朝天说话的时候,也可能是夜深人静瞌睡袭来的时候。所以主控的同志永远保持一种神奇的状态,不论他在做什么,只要节目中断4秒以上,他会立即弹出,准备应急。我刚开始很惊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永远保持警惕,分出一只耳朵监听节目信号。

    台里别的部门都喊前辈“老师”,主控传统都喊“师傅”,颇似工厂。确实,新来同志也都是安排一位师傅带着跟班,像小学徒,得经过重重考验,确保对各种应急流程滚瓜烂熟才能等到独立上岗的那天,我整整跟了6个月。分到其他部门的同志早就开始写稿、直播,即使同是技术部门的,也早拿着工具包可以去维修设备了。

  2012年十八大前,在新主控机房技术演练

  一入主控深似海,从此开始三班倒的生活。大早上别的部门同事开始充满朝气的新一天,我顶着大肿眼泡子歪歪倒倒回家补觉。周末同学聚会嗨歌,不好意思,我得值班。过年大家都在到处找黄牛买票,我没有这个烦恼,主控得坚守岗位,机房过年。

  同学:电台能见到好多明星吧?

  我:应该有,没怎么碰见过,我上班只能待机房,去厕所都得快去快回。

  同学:那你认识哪些有名的主持人啊?

  我:我们都是通过摄像头监看主持人,只要他们不出事故,一般不会和我们打交道,打过交道的就快下岗了。

  同学:切!

  亲戚:我最喜欢你们台的音乐之声了。

  我:我们必须监听中国之声。

  亲戚:那你平时听啥广播?

  我:平时我都不听,万一主持人大喘气,或者收音机有问题,我会以为停播了,跳起来就想应急,太紧张,受不了。

  亲戚:没法聊!

  主控值班三年,维修两年,副主任七年,我在主控干了整整一轮。十二年来,经历了多次重大活动直播,数次机房改造。捋线路、画图纸、搬设备、安装焊线,爬高蹲低,钻过竖井,上过桥架,颜值骤降,身材走样,曾经因为工程改造在单位待了3天3夜,曾经掀开一块地板看着条线缆就能说出线路的来龙去脉。

  2014年台运动会,播出传送中心拉风出场

  十二年来,中央台从八套节目发展到十七套,技术系统从模拟升级到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运行中心改名成播出传送中心,主控机房也从四层搬到了三层。广播技术人的名字连字幕也没有机会出现,是幕后的幕后,但却一直这样默默地坚守、守护。作为这其中的一员,我自豪,我骄傲!

编辑: 徐芳
关键词: 广播;朱晓蓓;主控